中国向多国要求不得将稀土转口卖给美国。
彭博社4月23日爆料,咱们直接给韩国、日本、德国、巴西这些国家下了死命令:你们国内用中国稀土造的变压器、电池、飞机零件啥的,敢转手卖给美国?立马断供稀土!
消息一出来,全球都炸锅了,毕竟中国稀土占全球供应量的92%,这相当于捏住了全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命脉。
为什么中国突然这么硬气?说白了就是美国自己作的。这些年他们又是芯片禁令,又是关税战,还联合盟友围堵中国科技企业。
咱们早就忍无可忍了,稀土这张王牌一直攥在手里,现在终于甩出来了。
不过有人可能要问,稀土不就是一种矿产吗?至于这么重要?您可别小看。导弹的制导系统、隐形飞机的涂层、核潜艇的推进器,都得靠稀土。
美国国防部报告说,一架F-35战机要用到400公斤稀土材料,没了这些,他们的军工产业立马就得瘫痪。更绝的是,中国不光控制稀土原料,连加工技术都垄断了。
全球90%的钕铁硼磁体(就是那种超强磁铁)都是中国造的,其他国家根本没能力替代。
这招有多狠?举个例子,美国唯一一家能生产钕铁硼磁体的公司叫诺维恩,一年产能才1000吨,而中国一年能产20万吨。
现在中国卡脖子,他们连扩大生产都不敢,设备启动容易,停了再开成本太高,万一哪天中国突然恢复供应,他们投进去的钱就打水漂了。
最难受的是那些夹在中间的国家。韩国、日本这些国家,既想赚美国的钱,又不敢得罪中国。比如韩国现代汽车,他们的电动车电机用的是中国稀土,要是卖给美国,中国立马断供,生产线就得停工。
德国的西门子更惨,他们的医疗设备里的稀土元件要是被断供,核磁共振仪都造不出来。这些国家现在就像被架在火上烤,两头都得罪不起。
美国那边也急得跳脚。特朗普政府赶紧拨款4.39亿美元重建稀土供应链,结果加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
澳大利亚的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建的工厂,技术还是中国的。他们就是想在短时间内复制中国的产业链,这就像让幼儿园小朋友造航天飞机,根本不可能。
有人可能会说,中国这么搞不怕WTO制裁吗?别忘了,2014年咱们因为稀土出口配额被美国告到WTO,结果败诉了。
但这次不一样,咱们不是限制出口,而是禁止转口。也就是说,稀土可以卖给你,但你不能转手给美国。
而且中国还出台了《稀土管理条例》,从开采到出口全程追溯,谁要是敢违规,分分钟查出来。
最搞笑的是印度和越南这些国家,看到中国卡脖子,也想趁机分一杯羹。越南宣布重启东堡稀土矿,印度加入美国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结果越南的矿还在勘探阶段,印度连提炼技术都没有。
他们的稀土矿就算挖出来,还得运到中国加工,不然就是一堆废石头。
现在最热闹的是国际舆论。美国媒体哀嚎“中国捏住了我们的命门”,欧洲媒体担心“绿色能源计划泡汤”,澳大利亚媒体抱怨“被夹在中美之间”。
而中国商务部轻飘飘地回应:“这是维护国家安全,国际通行做法。”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这次的策略其实挺聪明的。以前咱们卖稀土就像卖白菜,便宜又量大,结果被人家当成软柿子捏。
现在咱们玩的是“高端化”,把稀土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再通过出口管制提升议价权。
就像茅台,以前低价卖给经销商,现在直接控量提价,还能打击黄牛。
当然,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中国稀土这么重要,万一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抵制怎么办?但仔细想想,他们根本离不开中国。
美国国防部报告承认,就算他们全力重建供应链,到2027年也只能满足5%的需求。
其他国家更不用说了,日本的稀土库存只能维持半年,欧洲的电动车产业要是断了稀土,直接就得停产。
最后,咱们得想想,中国这招能持续多久?短期内肯定有效,但长期来看,其他国家肯定会加大稀土开发。
不过这也倒逼中国加速技术升级,比如开发无稀土电机、稀土回收技术。
就像当年的光伏产业,中国被欧美打压,结果反而成了全球霸主。说不定这次稀土危机,又能催生中国的下一个科技突破。
现在问题来了:中国用稀土卡脖子,到底是高明的战略,还是会引发全球贸易战?您觉得呢?
观察者网——《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业界警告车厂恐在数月内停产》
观察者网——《澳企高管:中方管制稀土出口是对美国“鸣枪示警”,中国能够一票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