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关税战后,美国一些行业顶不住了,必须向中国妥协。 1.中国切断了对重稀土的供应,而美国的库存只有60天。美国70%的稀土向中国进口,其中重稀土高达92%。美国不可能在短期内找到替代品,很多高科技企业难以为继。 2.美国制造业领域成本增加,将迅速推高物价水平。美国加征的关税包括中间产品,比如加征钢铝关税25%,美国的汽车和飞机制造等企业的成本显著增加,影响竞争力,制造业回流更加困难。半导体、原料药、医疗器械供应等中间产品进口面临更高的成本。 3.储能电池与光伏产业受阻。这些产品主要由中国和中国出海企业主导,高额的关税几乎切断了此类产品的供应,严重打击美国清洁能源转型,尤其是电网稳定性项目。 4.美国大豆等农产品出口受阻,巴西、澳大利亚等国趁机加大对华出口,抢占了美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而这些产品很难找到中国这样的大买家,而且不易库存。 5.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传统盟友因关税反制与美国关系恶化。它们将被迫加速与中国合作,与美国要求它们“去中国化”的初衷背道而驰。 6.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800-5000美元,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12年最低。经济学家警告,关税战可能重演1930年代大萧条情景。 7.关税战初衷是“保护本土产业”,实际效果却是削弱本土产业竞争力,并加速盟友离心和全球供应链“去美国化”。
中国不再生产出口美国的玩具,这一招太狠了,对美国文化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或
【1评论】【3点赞】
用户10xxx61
制造业本来就在中国,这是世界分工的结果,别国根本没有技术及能力造出相关产品,而且美国的服务贸易对中国是顺差。美国少数人的做法很有争议,就连本国12个州都要提告。美国已经是世界老二,而且关税是美国先加的,违反了世贸组织不能单边加征关税的规定,实践证明:美国的做法是错误的,如果美国先把关税降到原来的状态,中国也会跟着降,美国有种先提高关税,应该也有种先降低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