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津(477年—538年),字丑汉,勃海郡蓚县(今河北景县东)人,是中国南北朝时

太基说历史文化 2025-04-25 22:44:17

封津(477年—538年),字丑汉,勃海郡蓚县(今河北景县东)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和东魏的宦官。他的生平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救驾有功的宦官,得以官至骠骑大将军,位列三公,可谓是平步青云。 封津的祖父封羽,在北魏太武帝在位时曾任薄骨律镇副将,因为贪污赐死。他的父亲封令德,娶了常宝之女,由于常宝被诛杀后,封令德以连坐伏法,此时的他也受宫刑为宦官,从而成为宫廷供役。随后他还得以历任诸多官职,包括官至中谒者仆射以及改任奉车都尉。 北魏孝昌年间(525年—527年),冀州(今河北中部)爆发了由叛军首领鲜于修礼和葛荣领导的农民起义,史称“六镇起义”的延续。起义军声势浩大,一度威胁到北魏的统治中心。 在冀州大乱期间,封津以宦官身份,参与了保护孝明帝元诩的行动。由于在515年(延昌四年),冀州大乘之乱爆发,因为封津久不居故乡,于是他受北魏孝明帝元诩之命慰劳大军。之后他还得以改任常山郡太守。 到了525年(孝昌元年),封津担任中侍中,并且还被加封为征虏将军。同时他还得以担任崇训太仆,兼任宫室都将、冀州大中正。同时还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 封津很可能是在孝明帝元诩出巡或避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保护和引导作用。具体的细节史书并未详述,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行为得到了孝明帝的极大赏识。 由于救驾有功,封津开始受到重用,官职迅速升迁。因此他得以历任多个重要职位,逐渐积累了权力和影响力。 526年(孝昌二年),封津被封为东光县开国子,并且还被授予镇南将军,接着他还负责慰劳关右各路军队。之后他又得以出任散骑常侍、征东将军、济州刺史。 528年(永安元年),封津出任中侍中、卫将军。并且还得以改任大长秋、左光禄大夫。随后他在532年(太昌元年)被授予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到了北魏分裂后,他继续在东魏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于是他在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担任开府仪同三司、怀州刺史。 538年(元象元年),封津被改任为中侍中、大长秋卿。最终他在同年夏天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因此他被追赠为都督冀瀛幽安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徒公、冀州刺史。谥号孝惠。他以兄长之子封长业为养子来继承爵位,到了北齐建国后,按照惯例降格爵位。 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和东魏的历史人物

0 阅读:1
太基说历史文化

太基说历史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