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锦衣卫告发大将廖永忠谋反,朱元璋未做任何调查便赐给了他一杯毒酒,叫他自尽。谁知廖永忠临死前不服气,破口大骂道:“朱元璋,你杀害忠良,当年我也是奉你的命令害死小明王的,你别以为这些事儿没人知道,你才是乱臣贼子。” 旁边儿的太监赶紧捂住廖永忠的嘴,让人硬把毒酒给他灌了下去。 在历史上,朱元璋虐杀功臣之事一直被后人非议,他甚至还一手创建了锦衣卫,专门用来搜集证据给大臣定罪。 洪武八年,突然有锦衣卫告发廖永忠谋反,这可正中朱元璋下怀,二话不说下令将其赐死。 廖永忠是何许人也?他是明初的名将,英勇善战,平定四方。 尤其是在他跟随那朱元璋一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还曾救过朱元璋的命。 这样的一个大功臣,究竟做了什么事,才会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将被一杯御赐的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呢? 要说廖永忠可以算得上是早期就追随朱元璋的人了,曾经他只是一个跟着哥哥廖永安做水匪的小人物,来兄弟俩选择了归顺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年富力强,才二十八岁,但是廖氏兄弟已经三十多岁,朱元璋问:“你们来投奔我,为的是富贵还是地位?” 还没等大哥廖永安说话,廖永忠就表了忠心:“我不为功名利禄,不为荣华富贵,只愿跟随明主,扫除动乱!” 朱元璋正是用人之时,就让兄弟俩担任行营都督、水师先锋,开始在长江南岸拓展势力。 而廖永忠也是一直如他所说的那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获得了朱元璋的重用。 朱元璋甚至还用“傅一廖二”来评价此人,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廖永忠在军中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渐渐引起了朱元璋的忌惮。 后来,大哥廖永安在与张士诚的作战中被俘,最终身亡。 朱元璋为了安抚军心,追封其为楚国公,并下令让他的弟弟廖永忠接管他的军队。 由此开始,廖永忠便成了朱元璋手下的最优秀、最受重用的水军将领。 至正2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大决战。战事胶着之际,是廖永忠的反击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到了这一日下午,廖永忠更是带着一支精锐,趁着东北风大起,烧完了陈友谅的大军,又立下了一大军功。 这之后,陈友谅再也没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天下也再也没有能和朱元璋匹敌的势力了。 到了这个时候,朱元璋就准备称帝了,但是一个难题还是摆在他的面前——朱元璋头上还有一个人,小明王韩林儿。 这些年,朱元璋东征西战,招兵买马,一直都是打着小明王的旗号进行的。 毕竟朱元璋出身平民,并没有什么起兵的名义,如果没有这样一面精神旗帜,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被世人接受。 所以早期为了行事方便,就挂在了小明王旗下,但是现在功成名就,他哪里愿意就成果拱手相让。 ? 于是他找来廖永忠密谈一番,第二天就派廖永忠前去接小明王。 眼看着就要达到目的地了,可谁知,就在渡江的时候,小明王所乘的船突然遭到了不明刺客的袭击,船底也很快破了个大洞。 最终,整艘船都翻了,小明王和船上其他重要人物都一起被淹死。 可奇怪的是,当时待在小明王旁边的廖永忠却被赶到的人救了起来,他急忙赶后来将事情报给了朱元璋,并痛哭着跪下来请罪。 朱元璋听到消息后,面露哀色,却并没有再追究。而众多大臣齐声高呼天意如此,恭维着朱元璋是真命天子,于是朱元璋也随势举办了登基大典。 事已至此,廖永忠接到的命令是什么我们已经可想而知了。 但正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大臣们生怕惹恼了新帝,都不敢乱说话。 不久后,论功行赏,廖永忠被封为了德庆侯,享尽荣华富贵。 没想到过了短短八年的时间,就有人向锦衣卫举报,说廖永忠在家中私藏、穿戴皇帝御用衣物,有不臣之心,朱元璋却没有彻查就赐死了他,或许只有死人才能更好地保守秘密吧。 廖永忠临死前不甘心地大喊,却也逃脱不了必死的命运。 纵观这些天下霸主,一路走来,似乎总是离不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情节,只是可惜了廖永忠这么一个名将。
洪武八年,锦衣卫告发大将廖永忠谋反,朱元璋未做任何调查便赐给了他一杯毒酒,叫他自
何以为知吖
2025-04-03 15:43: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