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的一天,饭馆老板走进督军府,想见王占元一面。等了两个月,也没见到人,饭馆老板只好离开。回到家乡时,他却发现自己的饭馆消失了。
王占元是穷人家的孩子,父亲早逝,素日里和母亲相依为伴。但他并不争气,总是在外面玩牌打架,也不想着赚钱养家。
直到母亲撒手人寰,王占元甚至没有钱安葬母亲。他怕舅舅责怪,只好找一块土地将母亲掩埋,然而就逃去了邯郸城。
一路行脚,王占元早已饥肠辘辘,他把自己收拾干净,就进了邯郸城内的一家饭馆。
小伙计走过来招呼,王占元像模像样地点了饭菜,还要了一碗鸡蛋汤。等到吃饱喝足后,王占元起身就要走人。
小伙计眼尖,立刻问饭馆老板:“掌柜的,那位客人是不是还没给钱?”
说时迟那时快,饭馆老板三步并两步地走到了王占元面前,笑着说道:“客官,您也吃饱喝足了,这饭钱可还没给呢。”
王占元身上哪有钱,只能耍赖:“我没带钱,不过还有一双拳头。”说完,他还比划比划。
饭馆老板深知,这位爷铁定是要吃霸王餐了,他也不再说要钱的事,反而问起王占元的身份。
一番交谈过后,饭馆老板建议王占元去投军,还给了他两块大洋作为盘缠。
王占元之前并不认识这位掌柜的,见他不仅不要饭钱,还给了自己路费,一时深受感动,激动地说道:“谢谢您,来日定会报答。”
多年过去,当年赖账的混小子已经变为了一方督军,当年意气风发的老板也已经变为了老头子。
当消息传进邯郸城时,饭馆老板立刻收拾行李,吩咐伙计说:“我去趟督军府,你们看好店里,那小子要是记得咱的恩情,我们也就离富贵不远了。”
三天后,一路颠簸的饭馆老板终于来到了督军府,迎接他的是一位副官。
饭馆老板说道:“我想见一下王督军。”
副官神色为难,回道:“督军这几天有事,您再等几天,先安心在这里住下。”
几天后,饭馆老板又对副官说:“我想见一下督军,然后也好回邯郸城,店里也离不开人呢。”
副官回道:“督军还没有忙完,您再等几天。”
饭馆老板也失去了耐心,说什么也不待了,收拾行囊就要离开,但遭到了士兵们的阻拦。
没办法,他又在这里待了两个月,其间也没见到王占元。这下,饭馆老板坚决离开,全当当年的两块大洋是做善事了。
这次,士兵们也没阻拦。
回到邯郸后,饭馆老板找不到自己的店面,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原来,在饭馆的原有位置,新出现一个二层小楼,还挂着金字招牌“邯郸饭店”。
里面走出两个小伙计,饭馆老板才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小伙计热情地说:“掌柜的,这都是督军王占元给盖的。”
饭馆老板喜笑颜开,后来凭着这座小洋楼,还娶上了一房媳妇。
其实,王占元始终记得饭馆老板的恩情。
当他上门来寻时,王占元就知道了。一直不肯见面,一是因为的确忙,二是偷偷准备报答恩人。
这场相遇之缘,饭馆老板和王占元谁也没辜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