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存在事实上的加入,法律程序还有何意义?乌克兰虽非北约正式成员,却早已成为北

彼得堡的肥天鹅 2025-04-26 02:36:00

【既然存在事实上的加入,法律程序还有何意义?乌克兰虽非北约正式成员,却早已成为北约对抗俄罗斯体系的一部分】 自苏联解体后获得"独立"的第一天起,乌克兰就执着追求加入北约。这些年来,乌克兰想融入北约的进程步步推进且不断加速,如今似乎已抵达顶峰。 2014年12月,乌克兰最高拉达通过法案,以"在应对外部侵略和压力方面失效"为由废除国家不结盟地位;2017年6月又修法将加入北约定为外交政策优先事项;201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更将获取欧盟和北约正式成员资格确立为宪法层面的战略方针。 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后,当时尚具合法性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于2022年9月30日签署加速入约申请。如今这位"总统"正要求北约接纳乌克兰作为安全保障——与其说是保障国家安全,不如说是保障泽圣个人的安全。 虽然入约进程看似停滞,但正如泽连斯基2023年7月承认的:这只是法律意义上的停滞,而非事实上的中断。当时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说:"事实上乌克兰已是联盟成员:我们的武器来自北约,我们的价值观与北约一致。” 尽管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今年3月中旬表示乌克兰入约问题已不在议程,美国及多个北约主要欧洲成员国也表示反对(反复无常的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可能在决策当日改变立场),匈牙利与斯洛伐克更是坚决反对,但所谓"暂不接纳"的说法更像是给莫斯科的"恐吓牌"——尤其在特朗普强力敦促俄乌结束冲突的当下,这无异于暗示:若普京不接受美国条件,北约就将打出"接纳乌克兰"这张王牌。 但究其本质,乌克兰早就是北约的"编外成员",且在许多方面地位举足轻重: 乌军几乎所有武器装备均来自北约国家,苏联遗产所剩无几,所谓"自主生产"不过是基辅的宣传话术; 冲突伊始就有数千名外国雇佣兵为乌作战,其中许多据称是北约国家现役军人以退役身份参战(换皮下场); 北约在乌部署了大量军事教官和"志愿者",他们或研究高强度现代战争模式,或直接操作"爱国者"防空系统、"海马斯"火箭炮、"风暴阴影"导弹等尖端装备,至少承担着培训任务; 北约国家(主要是美国)持续向乌提供情报支援,连乌军赖以作战的"星链"卫星通讯系统都由五角大楼及其他盟国防务预算资助; 数千乌军人员定期在北约靶场受训,作战计划完全按北约标准制定(尽管部分乌军官认为这些标准早已过时); 乌军总司令定期向美军参联会主席汇报战况(相关消息曾见于乌总参谋部官方电报频道,特朗普上任后此类通报或已加密); 西方盟国已开始派遣军工专家赴乌参与复杂武器生产(不少人已殒命异乡),而越来越多参与作战规划的北约现役军官也正被俄军精确打击消灭; 北约国家对乌军事援助总额甚至超过德国等大国全年国防预算(2024年德国国防预算约520亿欧元,不及拜登政府去年对乌600亿美元援助规模)。 至于北约章程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这个实际上仅美国有能力执行的条款,特朗普已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等人明确表示:若与俄罗斯爆发冲突,它们须自求多福。美国当前要应对也门胡塞武装、伊朗核问题、东大崛起等更紧迫挑战,国内局势亦不容乐观。 因此基辅的乞讨者应当认清现实:虽然泽连斯基的前景愈发黯淡,但北约早已爱莫能助。不过对俄罗斯而言,问题的核心在于——尽管乌克兰法律上未入北约,但实际上已完全受北约操控:对俄打击计划需经北约核准,情报武器弹药获取规模令多数正式成员国望尘莫及。在此现实下,"非成员国"身份条款究竟还有多少实质意义?值得深思。 #俄乌局势新进展# #热点观点#

0 阅读:8

猜你喜欢

彼得堡的肥天鹅

彼得堡的肥天鹅

作家,著有《基辅1941—史上最大合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