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第47军军长黎原少将听闻一则消息:“有位老首长被‘疏散’来长沙,正坐飞机赶来。”消息一经传开,不少干部因形势敏感,纷纷避之不及。然而,黎原却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亲自前往迎接。 1969年,正值风暴最为猛烈的时期,山雨欲来风满楼。 就在这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日子里,时任第47军军长的黎原少将接到一则格外特殊的消息。 在那个人人噤声的年代,“疏散”二字往往伴随着极不寻常的政治背景。 这个老首长曾是赫赫有名的老革命,在共和国建立初期地位显赫。 但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风暴中,曾经的功勋也可能转眼间变为“牛鬼蛇神”,遭到批斗、迫害,甚至株连九族。 消息一传出,不少军内外干部都“心领神会”。 “老首长”身份敏感,“疏散”措辞暧昧,长沙这一站更像是一种“软流放”。 于是,有人装病,有人请假,更多的人选择沉默、远离——以免被扣上“亲近黑线人物”的帽子。 可就在众人“避之不及”的时候,黎原少将却没有丝毫犹豫。他放下手头工作,脱口而出: “我去机场接!” 副官惊了一下,赶紧劝道:“军长,这事……不如我们派人去吧?您身份特殊,怕……” 黎原摆摆手,打断他:“他是我老首长,是我的恩人,也是共和国的功臣。今天他来了,我不去接,他心里怎么想?我良心怎么安?” 一句话,说得掷地有声,连副官都不敢再劝。 其实黎原并非一时冲动。他与这位老首长有着极深的战友情谊。 早年抗战时期,黎原还只是一个营长,曾在晋察冀根据地随这位首长出生入死。 那年冬天,敌人扫荡突至,黎原身陷重围,是老首长亲自率人杀入敌阵,将他从枪林弹雨中救出。 此后多年,两人并肩作战,情如兄弟。 可惜,风云变幻,老首长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撤职查办,随后下放劳动改造。 如今突然“被疏散”到长沙,黎原隐隐明白,他的“流放地”恐怕就设在此地。 黎原换上军服,命司机备好吉普,带着几名警卫疾驰向机场。 冬日的长沙,天灰蒙蒙的,冷风裹着湿气,从湘江边呼啸而来。 黎原站在简陋的候机大厅外眺望天际,片刻之后,一架伊尔-14缓缓降落,舱门打开,几个身影步出舱口。 黎原目光扫过,一眼便认出了那个瘦削但仍挺拔的身影,是他,老首长,叶剑英将军。 彼时的叶剑英,头发花白,穿一身褪色的灰军服,脸颊瘦削,两眼却依旧炯炯有神。 “首长!”黎原快步上前,敬了个标准军礼,声音铿锵。 叶剑英一愣,随后露出一丝感动的微笑:“小黎,是你来了?” “首长,是我。”黎原双手紧握住叶剑英的手,“长沙是您的第二个家,您来了,我当然得亲自来接!” 叶剑英眼圈一红,轻轻点头:“还是你……还记得我。” 两人上车后,一路无言,但气氛并不压抑,而是多了一份默契和情谊。 黎原特意安排叶剑英暂居军区招待所,并命人严加保护,不得擅自打扰。 面对副官和政委的种种提醒和劝诫,他只有一句话:“这是我该做的,良知不能被风浪卷走。” 消息在军内不胫而走,有人暗中佩服黎原的胆识,也有人担心他会因此“惹祸上身”。 甚至有个别极“左”分子上报军区,指责黎原“拉拢黑线人物、思想不清”。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上面果然派来调查组,秘密找黎原谈话。 “你明知叶剑英有问题,为何仍与其接触?” 黎原坐直了身体,毫不回避:“我知道他有问题,但在我心里,他是一名功臣,一位老革命。 他在战场上救过我,在共和国初建时期立下汗马功劳。我是军人,不会落井下石,更不会背叛战友。” 调查组的人沉默了一阵,终究无话可说。 此后数月,叶剑英在长沙度过了极为安静的一段时光。 黎原每周都会抽时间登门探望,送去食物和书报,有时只是坐坐,聊聊往事。 直到数年后,风波渐息,叶剑英终得平反,那年春天,他泪流满面地对黎原说:“是你,让我在最黑暗的日子里,还有盏灯不灭。” 这就是黎原,一个在风雨飘摇中,依然守住良知、不弃信义的军人。 信息来源:搜狐历史
1969年,第47军军长黎原少将听闻一则消息:“有位老首长被‘疏散’来长沙,正坐
戴梦维微微
2025-04-26 10:38:09
0
阅读:306
一起去吹风
啥时候给解放军首长配副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