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20岁的亓荣友一直冲到距离敌人围墙30多米处。月光下,他清楚地看见鬼子的指挥刀在围墙后晃动,瞄准投弹,手榴弹在围墙后炸响。 抗战那会儿,天天炮火连天的,咱们中华民族可算是走到了悬崖边上,眼瞅着就要玩儿完。这时候,一群热血小青年,咔嚓一下站了起来,大喊一声“咱得上!”这就是那句老话,“国家有难,谁也不能装死”,在那被炸得跟筛子似的土地上,每一个玩命往前冲的身影,都是大写加粗的不服气! 亓荣友,这小子打山东莱芜羊庄村蹦出来的,从小练武术,身体硬得跟钢筋似的。九岁那会儿,他就琢磨着:得给老妈和乡亲们出口恶气,还得让那些小鬼子知道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1940年春天,他二话不说,收拾收拾包裹,直奔八路军而去,从此走上了跟小鬼子死磕的路。从第一次干架右臂挨了一枪,到歪头崮山上跟鬼子拼命,再到夜里摸黑偷袭敌人,他这一路走来,浑身都是血和汗的味儿。 到了1943年初,歪头崮大战一开打,亓荣友他们二连,就那么几十号人,愣是跟几千个鬼子伪军杠上了。子弹打完了,就捡石头砸;战友牺牲了,后面的兄弟接着往上冲。毒气弹、燃烧弹满天飞,可他们愣是没一个人往后退一步。最后,就剩下那么几个人了,排长孙现明,咔嚓一下,拉响手榴弹,跟鬼子同归于尽了。亓荣友呢,一看这架势,干脆跳崖了,为啥?就为了把战场上的情况告诉大部队,好让他们知道该怎么收拾那些小鬼子。1944年9月的一个黑漆漆的晚上,亓荣友这家伙又逞了一回英雄。在沂北根据地的一场夜袭里,他单枪匹马摸到离鬼子围墙就差一根电线杆那么长的地儿。月光亮堂堂的,他瞅见鬼子头头那把指挥刀反光闪得刺眼。眼一眯,手一挥,手榴弹“嗖”地一下飞出去,在围墙后面“砰”地炸开了花。可就在大伙儿快欢呼的时候,一颗子弹不偏不倚穿过了他的脖子,他“噗通”一下倒在了血地里。你猜怎么着?这家伙在医院里又睁开了眼,跟打了鸡血似的,立马又冲回战场,要给牺牲的兄弟们出口恶气。 现在,亓荣友成了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但对战友的那份情还是热腾腾的。他常说:“我这条命啊,算是从阎王爷那儿抢回来的,可那些兄弟,再也回不来了。”这话简单直接,说出了无数抗战老兵的心里话。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9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