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特朗普在接受《时代》周刊访问的时候,再次被逼问中、美双方有没有通话和

雪声和弦 2025-04-26 18:25:49

4月25日,特朗普在接受《时代》周刊访问的时候,再次被逼问中、美双方有没有通话和谈判的问题。没想到,特朗普竟然脱口而出“中方已经打电话给他了。”但拒绝透露通话的时间,包括具体的讨论话题。 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特朗普总统被记者追问中美谈判的进展,他突然爆料说北京主动联系了他。 不过,对于通话的具体时间、参与人员以及谈了些什么,特朗普却什么都不肯说,这种含糊不清的说法和现在通行的外交做法不太一样。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美国国务院说他们并不清楚这件事,而中国外交部的官方网站上也没有发布任何关于两国高层通话的消息。 各种说法不一致,让人很难判断这通“电话”到底是真是假,真假难辨。 “电话外交”事件显示出中美两国在外交风格上存在很大不同。中国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外交模式,重视各个层级的沟通以及逐步达成共识,并且坚持“相互尊重、注重实效”的原则。 比如在APEC峰会期间的元首见面,或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公开讲话,中国一直努力做到公开透明、负责任。 特朗普搞外交,喜欢怎么来就怎么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天一个主意,明天一个想法,没个准谱,而且很容易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 他这种个人风格很强的、临时起意的外交方式,跟中国那种非常注重规矩、有章法的传统外交风格完全不一样,这也使得中美两国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困难。 信任一旦消失,就像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会带来一连串问题。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不断降低,盟友们开始担心美国政策变化太快,让人难以捉摸。 有的国家现在觉得,相信中国白纸黑字的协议,比相信美国口头上的承诺更让人放心。特朗普过去那种随意的“电话外交”,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信用,也让大家对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外交风格产生疑问。 就中美关系来说,这次通话如同一次警告,显示出双方沟通渠道仍然不够稳定,以及过去遗留下来的外交沟通不畅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引起重视。 所谓的“电话外交”事件,并非偶然发生,它反映出中美两国沟通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拜登政府上任以来,一直试图恢复对话渠道,但特朗普时期造成的“外交关系零散化”现象依然存在。 美国国内政治分歧严重,导致外交政策经常被当作选举的筹码,外交问题被过度地掺杂进国内政治考量,这损害了美国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如果平时没有固定的、正式的沟通机制,基层的沟通渠道就容易受到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很难一直保持稳定和顺畅。 现在中美关系面临很多困难,所以重建信任、好好沟通非常重要。以前中美关系能有进展,比如签了“上海公报”,搞了“庄园会晤”,都因为事先做了很多扎实的准备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所以,现在应该重新启用“外交政策协调热线”,建立一套固定的对话机制,内容包括经济、安全、气候等方面。各个层级的人都要多交流,这样才能减少误会,避免判断失误。 国际社会希望中美两国发挥大国作用,用实际行动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问题,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促进全球的繁荣发展。

0 阅读:974

评论列表

用户18xxx13

用户18xxx13

5
2025-04-27 01:48

撒谎成性而已!

猜你喜欢

雪声和弦

雪声和弦

雪声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