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徽渔民在长江捞螃蟹的时候,突然渔网被缠住了,于是大家都来帮忙,结果大家合力拉了半天,才隐隐看到渔网里有团模糊的东西,但很快沉到了江底,有渔民认为这是不干净的东西,最好别招惹,可马金兵却不信邪。 2013年深秋的长江水面泛着粼粼波光,安徽望江县漳湖镇的渔民们正忙着捕捞螃蟹。 老马划着他的小木船在江面转悠,手里的渔网刚抛下去就遇到了怪事——渔网像是被水底什么东西死死咬住,任凭他怎么使劲都拽不上来。 几个相熟的渔民划船过来帮忙,七八条汉子喊着号子拉了半天,渔网绳突然"啪"地断了,江面上只留下几个打着旋的水涡。 这事儿在长江边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怕是捞着了水鬼,有人猜测是沉船的桅杆。老马偏不信邪,第二天带着钢索和潜水装备又来了。 浑浊的江水裹着泥沙,他憋着气在水底摸索,手指突然触到个冰凉梆硬的大家伙。顺着边沿摸下去,分明是金属的棱角,还带着铆钉的凸起。 等到钢索把那个铁疙瘩拽出水面,岸边看热闹的都傻了眼——沾满淤泥的金属架上,分明刻着串洋文。 老马蹲在船头抽着烟,想起小时候听村里老人念叨过,抗战那会儿有美国飞机栽在江里。派出所的民警接到报案赶来,看着满地生锈的零件直挠头,赶紧给县里文物部门打了电话。 专家们坐着快艇赶到现场,拿着小刷子清理掉发动机上的青苔,手电筒光柱下显露出"北美航空"的钢印。 有个戴眼镜的教授突然激动得直拍大腿,说这准是当年飞虎队丢的轰炸机。消息传到省里,连北京都派来了考察队,江面上整天呜呜响着打捞船的汽笛声。 要说这飞机来头可不小,1943年那会儿,小鬼子在长江横着走,咱们的船队被他们卡着脖子。 美国飞虎队的小伙子们开着B-25轰炸机从江西机场起飞,专门收拾日本人的军舰。 那年10月底,两架飞机在安庆段江面发现个大家伙——日本海军的须磨号炮舰,正大摇大摆停在江心。 带队的汤姆森中尉一推操纵杆,飞机俯冲时都能看清甲板上乱窜的日本兵。头一波炸弹把舰桥炸开了花,第二架飞机正要补刀,底下突然窜上来串火蛇。 要不说小鬼子阴险,他们在桅杆上藏了防空机枪,冒着烟的轰炸机歪歪斜斜扎进江心,溅起的水柱子有十几米高。 这事儿在当年的战报里就记了两行字,谁也不知道飞机到底栽哪儿了。江边的老辈人倒是代代相传,说每年清明前后,江底会传来"嗡嗡"的发动机声。 直到七十年后老马这一网下去,才把这段往事从淤泥里捞了出来。 打捞队忙活了半个多月,发动机、起落架、半截机翅膀摆满了码头仓库。有个美国来的老专家捧着块残片直抹眼泪,说他叔当年就是飞虎队的机械师。 最玄乎的是在机舱位置捞着个铁盒子,里头装着发黄的任务日志,纸上的钢笔字还能认出"击沉敌舰"几个词。 县里把这些铁疙瘩运到博物馆那天,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 九十多岁的王老汉拄着拐棍挤到最前头,哆嗦着说当年他躲在芦苇荡里亲眼看见飞机栽下来。有个金头发飞行员挂在降落伞上,让日本人的汽艇追着打,后来再没见着人影。 如今这些生锈的零件躺在玻璃柜里,旁边挂着泛黄的老照片。 来参观的年轻人举着手机拍照,估计都在琢磨:这么个铁家伙当年是怎么在天上跟小鬼子较劲的?博物馆墙上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黑白纪录片,B-25轰炸机掠过江面的画面,和码头老渔民们的回忆渐渐重叠。 要说这事最玄乎的还在后头,打捞结束第二年春天,几个美国老头带着花圈来到江边。领头的那个说,他爹就是当年失踪的投弹手。 他们在江边烧了张泛黄的阵亡通知书,纸灰随着江风打着旋儿,慢慢融进了奔流的江水。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安徽望江发现“飞虎队”机身残骸曾击沉日军军舰)
2013年,安徽渔民在长江捞螃蟹的时候,突然渔网被缠住了,于是大家都来帮忙,结果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26 18:30:34
0
阅读: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