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美国人发现自己在苏联鄂霍茨克海底电缆偷装的窃听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贼心虚就装不知道。4年后老美才得知,装窃听器一事,竟是被自己的一位情报分析师以5000美元的价格给卖掉的。 在1981年初夏的某一天,美国"蝴蝶鱼号"特种潜艇悄无声息地潜入鄂霍次克海域。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巡航任务,而是为了查探美国情报部门的"旋花计划"进展情况。然而,当潜艇抵达预定海域时,舰长通过潜望镜看到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苏联的船队正在海面上进行打捞作业,而打捞的正是美国精心安放的"蚕茧"窃听装置。 "全体注意,立即下潜,准备紧急规避!"舰长的命令在潜艇内响起。他知道,这是一场价值6000万美元的秘密行动,而现在,一切都暴露了。 美国的"旋花计划"本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情报窃听行动。在冷战最激烈的时期,美国派出了两艘特种潜艇——"黄鲈号"和"海狼号",前往苏联近海,试图在海底通信电缆上安装窃听设备。"黄鲈号"在巴伦支海顺利完成了任务,而"海狼号"在执行任务时却遇到了意外。 当"海狼号"缓慢靠近苏联水下通信电缆时,潜艇突然失控跌落在海底。海水和泥沙顺着缝隙涌入潜艇内部,舰长紧急检查并修复了故障。虽然最终成功安装了监听设备,但舰长担心这次失误可能损坏了电缆,引起苏联的注意。 "我们必须考虑最坏的情况,"情报部门主管在接到报告后说道,"如果被苏联发现,不仅计划会功亏一篑,我们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会受损。"这才有了后来"蝴蝶鱼号"的探查任务。 更令美国疑惑的是,苏联对此事的反应出乎意料。按常理,苏联应该立即将这一"把柄"公之于众,向国际社会展示美国的"侵略行为"。然而,苏联却选择了沉默。美国情报人员在分析得到的信息后发现,苏联不仅打捞上来了"海狼号"安装的设备,连"黄鲈号"安装的也一并找到了。这两台设备上都明确刻有"美国政府财产"的字样,证据确凿无疑。 "这太不寻常了,"美国情报分析师在一份秘密报告中写道,"苏联不可能在没有内部信息的情况下如此精准地定位这些设备。他们知道的太多了。" 美国情报部门随即展开了全面调查,清查了所有接触过"旋花计划"的工作人员,但一无所获。苏联官方则对外宣称是一名渔民意外破坏了电缆,他们在检修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这些监听设备。 "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相,但我们也无法质疑,"一位美国外交官无奈地说,"毕竟做贼心虚,我们不能公开承认自己在偷听别人的通信。" 1985年,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在一次常规调查中逮捕了罗纳德·佩尔顿。表面上,他只是一个负债累累的无业游民,但他的身份却让FBI震惊不已——这位前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分析师,正是四年前苏联发现美国海底窃听设备的关键线索提供者。 回到1979年,当时的佩尔顿正面临人生的至暗时刻。他在国家安全局工作多年,主要负责解码和翻译录音材料。这一年,他因未能通过年度测评被安全局除名。这次失业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接踵而至的是妻子的离去和财务状况的彻底崩溃。 "我当时感到整个世界都在跟我作对,"佩尔顿后来在审讯中坦言,"我为国家工作这么多年,却被一次测评否定了全部价值。" 被社会和体制抛弃的感觉让佩尔顿心理严重扭曲。他开始琢磨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来改变困境。虽然他从未直接接触NSA的核心机密,但通过平时翻译的录音材料,他注意到有关勘察加半岛的内容频繁出现。凭借分析师的敏锐,他推断美国必定在这一区域有重要行动。 1980年秋,佩尔顿鼓起勇气走进了华盛顿的苏联大使馆。"我有美国的机密可以透露给你们,"他对苏联情报人员说,"我希望我们可以合作。"起初,苏联方面对这个离职两年的前NSA员工提供的信息持怀疑态度。但本着"蚊子腿也是肉"的原则,他们还是接见了佩尔顿。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佩尔顿提供的情报价值远超预期。他告诉苏联人,美国在勘察加半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之间的水下电缆上安装了监听设备。这一情报令苏联大使震惊不已,立即将信息上报给了国家安全保卫部门。 "佩尔顿的情报具体到连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一位苏联情报官员后来回忆,"他指出的位置几乎是精确的。"苏联按照佩尔顿提供的信息,很快找到并打捞上来了两台美国"蚕茧"监听设备。 而这条价值连城的情报,佩尔顿只收取了区区5000美元。在金钱诱惑和复仇心理的双重作用下,他继续向苏联提供美国情报,直到1985年被捕。 讯问中,佩尔顿完全崩溃了。此时他从苏联那里得到的钱已经花光,只剩下一身罪名。"我只是想证明我的价值,"他在法庭上说,"我没想到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敖德萨爆炸全城起火,俄军4000人登陆,40架战机狂炸市长大楼来源:老汪国际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