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鞭炮炸飞井盖致残,物业被判赔48万!网友:熊孩子闯祸,物业成“背锅侠”?
山东枣庄一小区炸响惊雷:11岁男孩往窨井塞鞭炮,引发沼气爆炸致9级伤残,法院二审判决物业担责20%,赔偿近10万元!家长索赔48万的诉请虽未全获支持,但这场“熊孩子”与物业的官司,再次将“安全管理漏洞该不该赔命”推上风口浪尖。
时间倒回2023年2月,男孩在小区燃放鞭炮时突发奇想,将点燃的炮仗塞进井盖孔洞。轰然巨响中,积攒近一年的沼气瞬间引爆,井盖如炮弹般炸飞,男孩被气浪掀翻在地,6岁弟弟侥幸轻伤。经鉴定,男孩伤情构成9级伤残——这意味着肢体功能永久性丧失,余生都将伴随行动不便。
家长怒将物业告上法庭,索赔48万医疗费与精神损失费。物业方甩出“管理记录表”自证清白,声称已定期巡查窨井。但法院一纸判决撕开真相:记录表既无照片视频佐证,更暴露窨井实际9个月未清理!反观物业,仅在小区贴几张“禁燃烟花”标语了事,既无专人巡查,也未设置危险警示。
法律天平如何倾斜?《民法典》第1256条明文规定:窨井管理人未尽职责致人损害,应担责。本案中,物业既无法证明履行清理义务,又未采取有效管控手段,被判担责20%合乎法理。但更刺眼的现实是:家长监护失职占80%主责,却仍能通过诉讼转嫁部分损失。
网友为此吵翻天:“自己教子无方,反倒讹上物业?”“按这逻辑,以后摔跤先找市政索赔!”但也有声音反驳:“物业若早清理沼气,何至于酿成惨剧?”争议背后,是公众对“责任边界”的焦虑——当安全管理流于形式,当监护责任被司法分担,谁还敢对危险区域心存敬畏?
此案给所有人敲响警钟:物业别再把“管理”当表面功夫,家长更别把“他还是孩子”当免责金牌。毕竟,法律可以划分责任比例,但炸碎的健康与人生,永远无法重来。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