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果之王”到被嫌弃的“恶果”,猕猴桃经历了什么? 曾几何时,猕猴桃凭借其

吕布评美食 2025-04-26 23:58:01

从“水果之王”到被嫌弃的“恶果”,猕猴桃经历了什么? 曾几何时,猕猴桃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无论是在水果摊上,还是在超市的货架上,猕猴桃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如今的猕猴桃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甚至被不少人嫌弃,沦为了“恶果”,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猕猴桃,原产于中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代。当时,它被称为“苌楚”,是一种野生水果,生长在山间林里,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初,一位新西兰女教师将猕猴桃的种子带回了新西兰,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改良,猕猴桃在新西兰逐渐发展壮大,并被命名为“奇异果”。此后,猕猴桃开始走向世界,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水果。 猕猴桃之所以能够获得“水果之王”的美誉,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密不可分。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镁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更是苹果的10倍左右,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等多种功效。此外,猕猴桃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然而,近年来,猕猴桃的口碑却急转直下,不少消费者对其避之不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猕猴桃生着就采摘,到消费者手里又酸又涩,特别难吃,只能放着。等到猕猴桃放软的时候,它也已经开始腐烂了,根本无法食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部分商家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在猕猴桃尚未成熟时就进行采摘。正常情况下,猕猴桃的成熟期在9 - 10月份,但一些商家为了能让猕猴桃提前上市,在7 - 8月份就开始采摘。此时的猕猴桃,糖分和营养物质还没有充分积累,口感自然不佳。而且,由于采摘过早,猕猴桃的后熟过程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其很难自然变软,即使经过催熟,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口感。 除了过早采摘之外,部分商家为了提高猕猴桃的产量和卖相,还会在种植过程中使用膨大剂、催熟剂等化学药剂。这些药剂虽然能够使猕猴桃的个头变大、颜色更鲜艳,但却会影响其口感和营养价值,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猕猴桃从“水果之王”变成被嫌弃的“恶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让猕猴桃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强对猕猴桃种植、采摘、销售等环节的监管,杜绝过早采摘和滥用化学药剂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让猕猴桃恢复往日的荣光,再次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水果。

0 阅读:42
吕布评美食

吕布评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