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战败投降后,被中国部队集体收押。而日军的武器是需要全部上缴的,不能留下任何武力手段,这当然也包括冷兵器。
日本军人见天皇都低下了头承认战败,自己当然也没有继续作战的理由。所以各地收缴武器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极少见顽固抵抗的日本兵。
之后中国政府一口气划出十五个区域,专门关押境内的日本兵。这么做是明智的,一方面防止了日本兵在街上游荡,对当地老百姓造成恐慌或是愤怒。另一方面也是防止部分仍贼心不死的日本兵组织暴乱,影响社会治安。
不过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这些日本兵被看管后一直是“白吃饱”的状态,这份开支并不是一笔小数。彼时中国大乱初定,财政实在无力承担数百万俘虏的吃饭问题。
一年以后,随着战后清算工作陆续结束,中国打算将除了战犯外所有日本兵遣送回国。
就在这时,许多日本军官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竟要求中方一一归还此前所缴获的武士刀。日本军人之所以对武士刀如此眷恋,主要是因为武士刀在他们的眼中是天皇赐予他们的“神器”。
武士刀早年间只有武士阶级以上的人才能佩戴,一般的平头老百姓看到武士上街满眼都是羡慕,许多平民子弟终其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武士。
倒幕运动后,明治天皇下令废除武士制度,武士阶级很快就在日本消失了,武士刀也被政府悉数收缴。
随后职业军官阶级。成为一名军官,是许多日本青年的追求。
没了武士,明治天皇原本打算在军事制度上全盘西化,但后来又一想,还是得保留日本的传统文化色彩。所以他又将武士刀发放给了各级军官。
将武士刀更加神圣化,称之为“天皇的赐予”。
武士刀不仅锋利,还象征着日本武士道所追求、赞扬的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等精神。在军队中只要成为军官,或者是曹长(高级士官),就可以佩戴批量产出的武士刀。
而一些贵族世家出身的军官所佩戴的更是家传的武士刀,十分珍贵。所以武士刀也是日本军人的精神的寄托,荣誉的象征。
战败投降后,中国把日军的武士刀全部收走了,他们当然不乐意,只是敢怒不敢言。如今马上就要回国了,他们竟硬气了起来,要求中方还刀。
但中方当然不乐意,毕竟武士刀也属于武器的一种。当初条约上明写着所有武器都必须上缴中国,日本现在反悔也没有用。
再者说了,这批武士刀早就被中国各层军官当作战利品或使用或收藏了,难不成还要下令让他们还给曾经的敌人吗?
这件事涉及多支部队,显然很难悉数收回,军官们也不见得愿意归还。
如果真还了,还会显得中国政府的姿态很低,竟然对侵略者还让其体面的回国。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看,中方都不可能还刀,可见日方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日本军官们当即不乐意了,叫嚣着如果不还就马上集体切腹自尽。
这可把看押人员整乐了。本来中国人就跟日本军人有着血海深仇,只不过因为《日内瓦公约》限制,才没有以残酷手段对付投降的日本人。
要是想切腹,那直接切就是了,中国人乐得看到这群恶魔死翘翘。
眼见中国铁了心不还刀,有一小部分日本军官真的自杀了,他们觉得丢掉了家传宝刀是无比耻辱的一件事,令家族蒙羞,实在无颜回到日本。
但绝大部分日本军官就此作罢,他们才不会为了这种虚幻的精神而放弃宝贵的生命呢,之前只不过就是说说罢了,只是一种施压的手段。
而投降的日本军人回到了日本后,没有日本人把他们当成国家的英雄,反倒被冷眼相待,整个社会都排斥着他们。
有的军人甚至被家里人视为国家的逃兵,没有为国尽忠的勇气,因此被赶了出来。还有人埋怨他们作战不出力,导致“皇国”大败。不少日本老兵穷困潦倒,只得在街头乞讨为生。
侵华日军所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一报还一报,沦落这种下场倒也活该。
不过还有一部分侵华日军,他们后来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终其一生都在宣扬反战理念,不断颂唱着和平的美好,以此来稍稍弥补年轻时所犯下的罪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