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美国游客涌入中国,打着采购的幌子,真实目的竟让美国难堪? 历史新见闻 2

晨凯的趣事 2025-04-27 08:33:49

大批美国游客涌入中国,打着采购的幌子,真实目的竟让美国难堪? 历史新见闻 2025-4-2321:26湖北 听全文 约5分钟 209人听过 特朗普本想靠关税让本国制造业风生水起,不料美国人自己却先“反水”,一窝蜂的跑到中国来“送钱”了,而得知这些人来中国的真实目的之后,特朗普要气死了。 美国偷鸡不成蚀把米 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之后,非但制造业没有回流,反而美国超市里的商品涨价一个比一个猛,有些东西更是花钱都买不到了。 而就在美国忙着给自己挖坑的时候,中国悄无声息地甩出了两张王牌,直接把美国游客的消费力“引流”到了中国。 第一张王牌就是退税政策,从4月8日起,外国人在中国购物可以申请退还13%的增值税。这意味着,一件1000元的商品,退税后实际只花了870元,相当于直接打八七折。而且,退税流程也简化到了极致。以前,游客得拿着发票跑海关排队,填一堆表格,等上好几天才能拿到退税。现在,商场里就有专门的退税柜台,甚至可以用手机APP几分钟搞定,钱直接打到账户上。这种效率,谁能不爱? 第二张王牌就是免签政策。美国人发现,在中国买东西不仅可以退税,现在还实行6天过境免签,这意味着他们只需要在手机上买张周五的机票,然后下班直接去到机场坐飞机,然后周日再回美国,照常上班,吃点中餐、顺便采购点货,成本低得令人发指。于是短短几周内,从洛杉矶、旧金山直飞上海、北京、广州的航班热度飙升,机票都不好买了。 特朗普想靠关税让中国商品更贵,可没想到我们这两张我王牌一出,美国人直接主动涌入中国抢购,这是特朗普万万没想到的。 这一来一回,美国商店货架上的中国产品确实少了,但中国商场里却多了大批美国人“人肉带货”,甚至开始在TikTok上直播“来中国怎么买最划算”。 有美国人算了一笔账:一件在美国卖200美元的羽绒服,在中国退税后可能只花120美元,带回去转手卖还能赚一笔,于是一些美国人干脆当起了“倒爷”,自己用着划算,多买点带回去摆摊卖,赚个差价。 特朗普眼瞧自己的政策非但没有起效,反而让自己人“倒戈”了,别提有多气了。 让外国人来买东西不是目的,“来”才是目的 很多人一开始没太看懂这项退税政策背后的逻辑,毕竟以前也有退税,13%也不是新数字,为什么这次就突然爆火出圈了呢?真正的关键或许在于流程的极致简化和配套免签政策的同步推出。 以前退税要去机场、要盖章、要排队,没人愿意专门跑一趟,现在手机点两下、商场直接退,别提有多方便,再加上我国推出的6天过境免签,这样一来美国人发现去中国根本不用办复杂签证、不用请假太久,自然就都想来看看。 我国这两项政策一出,所带来的回报不仅是带动了消费,更是实实在在地吸引了大批中产美国人来中国看看,而这正好让特朗普封锁中国的计划全部落空了。 此前在西方媒体的渲染下,使很多美国人都认为中国就是个“制造大国”,满街都是廉价货,结果来了才发现,上海的购物中心不比纽约差,游客们亲眼看到中国的现代化城市、高效的基建和热情的服务,回去一宣传,中国的国际形象自然就好了起来,更别提那些“倒爷”带回去的中国商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输出。 不少美国人在社交平台上表示:“我本来只想来买便宜货,结果发现中国的地铁比纽约快十倍,街头小吃比米其林餐厅还好吃。”这种口碑传播,远胜过任何外交发言稿。 反观美国,这场关税战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特朗普原本想通过关税打压中国经济,结果中国不仅没被打趴,反而借机吸引了更多外国游客和消费,美国的消费者呢?还在为高物价发愁,超市里的鸡蛋都快抢不到了。 结语 特朗普依旧在拿冷战思维打热战,想用行政命令改写市场格局,但美国游客的“倒爷”热潮还在继续,中国的商场里人头攒动,游客们满载而归,这场经济戏码的结局,已经不言而喻。 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中国则笑着数钱,顺便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开放、更自信的国家,谁输谁赢,高下立判。

0 阅读:0
晨凯的趣事

晨凯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