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6月,一队鬼子士兵悄无声息地摸到雪峰山,试图杀国军部队一个猝不及防,不料被一个年仅16岁的小孩摆了一道。 这小孩叫刘冬生,只有16岁,已经是“嗅枪队”的神枪手之一。嗅枪队是由80多位猎人组成的。这支嗅枪队战斗力十分的强悍,为抗日活动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这次,日寇行军到雪峰山。嗅枪队派出年仅15岁的刘冬生前去打探敌情,接到任务的刘冬生立刻前往附近的山头观察日寇的动向。一直到当天傍晚,日寇军队在雪峰山附近安营扎寨,刘冬生粗略的估计了一下日寇的人数。 令刘冬生吃惊的是,这次日寇出动了将近三千人。将日寇的情况打探清楚后,刘冬生准备返回嗅枪队汇报情况,就在这个时候,日寇的哨兵发现了刘冬生并将他绳捆索绑带了回去。 之前在嗅枪队手里吃亏的日寇军队怀疑刘冬生是嗅枪队的侦查员,所以准备好好拷问刘冬生。刘冬生见状,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当即哭了起来,大喊着说自己只是回家找妈妈。 日本人见刘冬生年纪尚小,并且哭的十分的真实,就放下了戒心。但是日本人又担心自己的计划走漏出去,也并未把刘冬生放走,而是随便找了个日本兵把他看守起来。 机智的刘冬生趁着看守的日本兵睡着的时候偷偷的溜了回来,赶忙把日寇的消息报告给了嗅枪队。 嗅枪队队长兰春达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面露忧色。要知道嗅枪队满打满算只有八十多人,但是根据刘冬生的消息,日寇军队竟然有三千多人,看来光靠嗅枪队是没有办法打击日寇了。 正在思虑的兰春达突然一拍脑门,想到了一个主意。原来在雪峰山附近,驻扎着一支国军部队,这次可以与国军兄弟合作打击进军雪峰山的日寇。想到这儿,兰春达将这次的信息缝到刘冬生的衣服里,让他去跟国军联系。 刘冬生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国军队伍的驻扎营地。这支部队是赵尧率领的187团。当赵团长看到刘冬生传递到的消息十分的吃惊,他没想到日寇竟然会从雪峰山出发来偷袭自己。 赵尧经过深思熟路,同意了嗅枪队合作共击日寇的建议。因为赵团长也在收集日寇的动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赵团长的情报总是零零碎碎的,这次刘冬生的情报可谓是雪中送炭,将赵团长的情报都联系了起来。 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开始部署对日寇的进攻。很快,经过几轮的进攻,战斗持续了六天五夜。此时的187团被日寇包围,无法获得国军的战斗补给。就在这时,英勇的嗅枪队为了营救国军兄弟再次向日寇发起了进攻。 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嗅枪队多次进行出其不意的攻击重创日寇。当把日寇主力吸引过来之后,再次凭借地形优势或埋伏或隐蔽,在嗅枪队与国军兄弟默契的配合下,日寇的战斗减员十分的严重。 这次雪峰山的战斗历时50多天,该只日寇部队几乎被全歼,甚至有数百名名日寇扛不住压力自杀身亡。最终,雪峰山战役以我军完胜而告终。 此场战役,正是因为有刘冬生这样机智英勇的中国战士传递出准确的消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不是刘冬生的情报,这场战役的结果可能会换一个结果。
1945年6月,一队鬼子士兵悄无声息地摸到雪峰山,试图杀国军部队一个猝不及防,不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4-27 09:33:33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