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9年,李陵率军抗击匈奴,战败后投降了匈奴。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大发雷霆:“

品古观今呀 2025-04-27 10:07:18

公元99年,李陵率军抗击匈奴,战败后投降了匈奴。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大发雷霆:“副将都战死沙场,堂堂主将却投降敌军,贪生怕死之辈,传我旨意,将李陵一族全部诛杀。”   听到此话,一些舞文弄墨的文臣纷纷附和到:“陛下英明。”站在一旁的司马迁却若有所思的摇了摇头。   汉武帝看到司马迁怀疑的态度,怒斥到:“太史令是对朕的处置有异议?”   司马迁赶紧跪下说道:“臣是认为李陵将军以区区5千兵力对战匈奴八万主力部队,还能杀敌上万人,此举不可谓不勇。在深陷包围时,自己率小股部队吸引地方注意力,让剩下的战士分散逃回,将自己陷于必死之地,给部下生还的机会,此举不可谓不义。”   说道这里司马迁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看汉武帝的脸色接着说道:“此等忠义勇猛的战将,臣不认为他是贪生怕死之人,在必死之地暂时隐忍,投降匈奴想必是缓兵之计。等有了机会李陵将军肯定会戴罪立功以报陛下的厚爱。”   “如果在事情没有完全查清楚之前就先行处决李陵的家人,这恐怕会寒了征战在外众将士的心。”   汉武帝龙颜大怒:“李陵投降是真,副将战死也不假,难道还是我冤枉了他不成,你这般为李陵辩解,是何居心?”   虽然汉武帝这样说,但是经过仔细思考认为司马迁说的不无道理,于是暂且放过了李陵全族人的性命。   可是司马迁当众顶撞了汉武帝,这让他颜面尽失,同时也让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跟投降的李陵是一伙的,就隔了司马迁的官职收押监狱并处以宫刑。   那么李陵是谁,估计很多人不太了解,但是他的爷爷一定都知道,就是飞将军李广。李陵作为名门之后,自然不是浮夸子弟,文武双全的李陵很受汉武帝的器重,年纪轻轻就有了李广的风范,能征善战。   公元99年,汉武帝决定讨伐匈奴,于是派出自己宠妃的哥哥李广利为主帅,带领三万勇士攻打匈奴,同时为了保证后勤补给跟的上,让李陵负责运送粮草。   李陵知道这个消息后找到了汉武帝,说道:“陛下,臣带领的部下都是大汉最勇猛的战士,他们也想要上阵杀敌,为国分忧,能不能请求陛下让我们去前线。”   汉武帝知道李陵这是不想干押送粮草的差事,于是说道:“知道你想上阵杀敌,可是现在没有多余的马匹调配给你。”原以为李陵回知难而退。   没想到李陵心意已决,回答到:我不需要马匹,我的五千步兵没有战马依旧可以直捣黄龙,定不负陛下厚恩。   汉武帝看到这种情况,也就答应了下来。于是李陵就率五千步兵出发了。经过了一个月的急行军,达到了浚稽山,部队也安营扎寨进行休息。   可是李广利的主力部队没有碰到匈奴主力,确认李陵碰到了。匈奴看到这股大汉的部队,立即派出了三万骑兵想要包围李陵。   李陵看到来势汹汹的匈奴骑兵,没有慌张没有后退,速速组织兵力开始防御反击。李陵下令前排战士持戟和盾,后排战士用弓和弩。用这样的阵型一时间令匈奴骑兵难以突破,还射杀了数千敌军。   这直接将匈奴打蒙了,没想到这点兵力战斗力如此之强,匈奴停止了进攻,有调过来五万的兵力,想要将李陵彻底包围全歼。   李陵识破了匈奴的计划,知道再拖下下去就会全军覆没,于是开始边打边退。就这样经过数日的交战,匈奴损失了上万人,李陵这边也出现了重大的伤亡。     眼下幸存下来的士兵已经不到一千人,李陵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不得不带领小股部队吸引敌方注意力,为部队其他人赢得分散撤退的时间。   结果李陵这边终究寡不敌众,副将韩延年战死也战死了。看到毕竟的匈奴李陵选择了投降。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勃然大怒,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后来汉武帝也知道了李陵当时真的还是孤立无援才出此下策,并命令公孙敖带兵前往匈奴将李陵接回。   可是公孙敖在途中却道听途说,认为李陵在匈奴为敌军操练兵马,汇报了汉武帝,汉武帝暴跳如雷,随即将李陵一族全部处死。   一年后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得到了缓和,汉使来到了匈奴见到了李陵,李陵很气愤质问:朝廷为何杀我全族?汉使轻蔑地说:还不是因为你在为匈奴练兵。李陵回道:放屁,那是李绪干的,不是我。得知家人被杀的原因后,李陵大哭道:君不知我啊!   从此,李陵再也没有回到汉朝,公元前74年病死在匈奴。

0 阅读:38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