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派里有间谍,戳到了谁的肺管子?虽然说我个人并不喜欢董明珠的各种风格,但是在董

昂啊 2025-04-27 10:30:41

海归派里有间谍,戳到了谁的肺管子?

虽然说我个人并不喜欢董明珠的各种风格,但是在董明珠间谍说有没有错 这个事情上,我觉得她说的并没什么问题,尤其是这两天,我看到一些媒体和大V就像被捅了肺管子一样,对她口诛笔伐之后,我已经开始支持她了。

某个经常搞一些“心惊肉跳”报道的媒体,这次说,董明珠的言论“有一棒子打死所有海归派”的倾向,是对相关群体的“污名化”。

我不太明白,人家一家企业有自己的用人标准招谁惹谁了?按照这家媒体的逻辑,全国各大企业招聘动辄要求硕士博士,这是不是要一棒子打死低学历人群?某些大城市的机关单位招聘除了学历之外,还明确要求“XX地户口”,这是不是要一棒子打死非本地户口人群?

这些招聘几乎天天都可以见到吧,怎么没见到一些媒体跳出来说是“污名化”呢,怎么没见到一些大V跳出来要求这些企业和各地机关得出来道歉呢?

此外,我还看到有的评论说,董明珠怎么用人的确是她的自由,但她不应该公开说“海归派里有间谍”,这是在挑起对立情绪,是在扣帽子。

我就更奇怪了,人家是在内部会议上说的(被人拍上网应该不是董的授意),并且“海归派里有间谍”这句话哪里有错了?并且稍微去查一下资料,就会发现,董明珠的原话是:人才培养绝不用海归,因为海归里有间谍......我没有判断这个人是不是间谍的能力,所以出于保守的考虑,我还是在本土的高校里面培养人才吧。

而结合前后内容和语境去看,这句话更没有问题,片面制造“海归是间谍”、“海归靠不住”的那些媒体和大V,才是挑起对立情绪,才是在扣帽子好不好?

另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最近两年开始,全国各地都传来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多个省市的公务员选调,开始明确限制甚至“拒绝”留学生了。

说一千道一万,一家企业在选择员工方面,只要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完全有着自己的决策权,如何选用人才,别人是没有资格去强迫的。

而在当前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下,以及在美国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压下,格力公司的用人战略,既合情也合理。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想营造中国企业应该“彻底排斥海归”氛围的,和高喊“中国企业绝对离不开海归”的,都是属于典型的“二极管思维”,前者忽略了海归群体的整体价值,后者则低估了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

那么,面对“海归里有间谍”这样复杂而用充满争议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也很简单,四个字:实事求是。

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作用不同,使用人才的评估标准也应当有差异,就拿海归背景来说,这仅仅代表个人的成长轨迹,既不构成能力背书,也不应成为风险标记,对吧。

难道我们“本土派”里面,间谍就少了?

客观来说,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想遇到“海归间谍”还是很难的,过度在意这个问题只会浪费企业资源。而对于涉及到相关安全风险的机构或企业,降低“海归”的使用比例,或者直接进行限制,也未尝不可。

还是那句话,实事求是就好。

在整理完本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到某资深媒体人发文感慨说“看来董明珠不会道歉了”,(胡锡进重申董明珠应道歉 )然后我也就很感慨,这些人这么在意这么一个简单的话题,难道是在害怕和紧张什么吗?

(综合网络内容整理)

0 阅读:0
昂啊

昂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