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科普 枇杷是药食同源的水果,具有润肺止咳、促进消化、抗氧化等功效,但脾胃虚寒者、糖尿病患者及过敏人群需慎食。其叶、果、核均可入药,但需注意食用安全。
一、功效与作用
润肺止咳1.
枇杷果肉含挥发油、苦杏仁苷等成分,可缓解肺燥咳嗽、咽喉干痒。枇杷叶提取物常用于止咳糖浆(如川贝枇杷膏),能稀释痰液、舒缓气管炎症。
促进消化2.
富含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可刺激胃酸分泌,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问题。饭后适量食用有助于分解油腻,促进肠道蠕动。
抗氧化与营养补充3.
枇杷含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及多酚类物质,可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同时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
调节血压与血脂4.
枇杷叶中的熊果酸等成分具有辅助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但需遵医嘱使用,不可替代药物。
二、食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1.
脾胃虚寒者:枇杷性微寒,过量食用易引发腹泻、腹痛。
糖尿病患者:果糖含量较高(约8%-10%),需控制摄入量。
过敏体质者:部分人对枇杷中的蛋白酶过敏,可能出现皮疹、喉咙肿痛。
食用注意事项2.
避免生食枇杷核:核中含氰苷类物质,可能引发中毒,需经专业炮制后入药。
不与牛奶同食:有机酸与牛奶中的蛋白质结合可能影响消化。
枇杷叶需处理后再用:新鲜叶片背面绒毛可能刺激喉咙,应刷净或煎煮后服用。
三、食用建议
适量食用:每日5-10颗为宜,过量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搭配推荐:与蜂蜜、银耳炖煮可增强润肺效果;榨汁时加温水稀释,减少寒性刺激。
储存方法:成熟枇杷冷藏保存不超过3天,未熟果可常温放置至表皮变软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