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名扬海外,助力苏丹改善基建环境,老美直呼:不可能。原来早在20年前,中国的基建水平就已经这么牛了,苏丹的一个基建项目,连老美都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没想到中国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苏丹是非洲东北边的国家,并且对尼罗河的依赖度极高,数据显示,这个国家8成以上的耕地都依赖尼罗河水。 但问题是,尼罗河的水流并不稳定,雨季来临,水位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洪灾,洪灾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导致60多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更是天文数字。 怎么办呢,苏丹政府左思右想,认为只能通过修建大坝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这样的工程对苏丹人来说是很困难的,毕竟整个国家能稳定用上电的居民还不到一半,工业发展状况可想而知。 万般无奈之下,苏丹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国外,消息传出去后,立马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最积极的当属美国。 然而,当美国的技术专家来现场查看一番后,失望地摇了摇头表示,“想要在这修建大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这样说,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前面讲到的气候因素,雨季来临后,洪水泛滥,施工难度太大。 老美认为在尼罗河上修大坝根本不可能,第二个原因,是特殊的地质条件,修大坝的第一步,当然就是要打坚实的地基,可是呢,这条河的河床大部分都是松松垮垮的土质,根本无法支撑起大型建筑。 再者说,就算勉强修建成功,那后续也无法保证耐用,因为当地经常出现极端高温的天气,沙尘暴也经常光顾,这都对建筑材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三个原因,就是钱的问题了,其实前面两个原因只限于难,如果钱给到位,老美也是可以尝试的,但苏丹只准备了6.5亿美金的建设费用,美方认为,这点钱恐怕连材料都不购买,更别提建设大坝了。 连老美都不敢接手的工程,其他国家也是望而退却了,就在苏丹政府着急的时候,中国找上了门,不光愿意接手工程,还表示预算只低不高。 对苏丹来说,中国的出现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走投无路的他们没有理由不与中国合作,只不过在当时,中国的基建还没有在国际上打响名声,我们到底能不能行,还是一个问号。 可美西方可不管那么多,一直在背后对中国说三道四,话里话外都是贬低中国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究竟能不能行呢? 2003年,中国和苏丹达成了修建麦洛维大坝的合同,大坝全长近10公里,相当于100多个足球场,总库容可以达到120多亿立方米。 修建中遇到的问题确实不少,比如说洪水问题,每年的6-9月是当地的雨季,水流量会暴涨八倍,一般的围堰法根本顶不住洪水的冲突。 怎么办呢,我们采取的是“分段截流”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把每个施工区分离开来,用混凝土堵住洪水后,加班加点突击施工,与时间赛跑。 同时,修建时还动用了卫星技术,如果检测到过于凶猛的洪水,那我们就提前把设备撤走,等洪水走后再施工。 至于流沙问题,一般的筑坝方式肯定是不行的,随时都有崩溃的风险,我们采取的是“超深灌浆”技术,说白了就是加深地基,制造出坚固的“人工岩盘”。 为什么我们总是能找到问题的应对方法,答案很简单,这里面很多技术都是修建三峡大坝时的经验。 最后,经过6年的努力,大坝在2009年终于建设完成,往后,苏丹不仅不用再担心洪水问题,连发电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最关键的是,我们用实际行动狠狠打了美国的脸,这个被称之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硬生生让中国给啃下来了。 编辑:凡友
现在的局面是,东大已经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和架势,反倒是美国,瞻前顾后,没有一点魄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