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正在接待外宾的周总理接到了秘书带来了一个消息,听完后周总理却脸色大变

猫猫背九九 2025-04-28 15:34:54

1968年,正在接待外宾的周总理接到了秘书带来了一个消息,听完后周总理却脸色大变,情绪失控的站了起来,等到结束工作,他再也控制不住的失声痛哭起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郭永怀在少年时代,他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并凭借出色的成绩获得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 1950年代初,郭永怀来到了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在这里他有幸拜世界著名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为师,展开了他对科学的深入探索,冯·卡门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最聪明的学生之一,郭永怀在国外的科研事业正如日中天,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祖国的呼唤。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科研事业亟需人才,而郭永怀在美国的成就,也让他成为美国当局十分看重的科学家,正是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下,郭永怀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放弃在美国的研究工作,毅然回到正在百废待兴的祖国。 这个决定并非没有困难,美国政府极力阻挠他的回国,面对重重难关,郭永怀没有妥协,他当众将自己十多年心血结晶的研究成果付之一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决心,1956年,郭永怀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 回国后的郭永怀,将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和积累投身于中国的科技事业,在祖国航天事业几乎是从零起步的时期,郭永怀和其他科学家们并肩作战,成功建设了我国的第一座大型超声速风洞,这一成就为我国后来的航空航天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而在“两弹一星”计划实施后,郭永怀在钱学森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团队,开始攻克原子弹研发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他长期在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核基地从事科研工作,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郭永怀的科研成就不仅限于原子弹,他还参与了中国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发,是唯一一位同时参与这三大领域的科学家。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动世界,郭永怀虽因过度劳累晕倒在现场,但他为国家的这一历史性时刻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后他又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热核武器的研究中,为我国的核武器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在一次从西北基地返回北京的途中,他所在的飞机发生了严重的空难,机上13人全部遇难。 消息传到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在接待外国贵宾时接到了这一噩耗,虽然他当时强忍悲痛继续应对外交事务,但在结束接待后,这位平时沉稳冷静的领导人最终无法自制,悲痛万分,失声痛哭,周总理的泪水,正是对郭永怀这位科学家一生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郭永怀的英年早逝使得国家失去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可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没有忘记祖国的利益,在飞机坠毁后,搜救人员在两具尸体中间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里面装着郭永怀关于热核武器的研究数据。 这些珍贵的资料最终为我国的热核武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帮助国家在其遇难22天后成功进行了新一轮的热核武器试验,郭永怀用生命守护了国家的机密,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留下了不可估量的财富。 郭永怀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个历史的节点,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当今的科技事业中,我们仍然需要像郭永怀那样,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铭记郭永怀的精神,以此为动力,继续推动中国科技的进步,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郭永怀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提醒我们牢记责任、勇敢担当,奋力前行。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烈士,拼死护住关键数据

0 阅读:74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

猫猫背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