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疾病即使治疗了依然迟迟不愈? 有个多年慢性病,非常瘦弱的患者找我看病,我问他之前吃过中药吗?他说吃过一两年没好,我想这个病如果治疗得法,不至于吃一两年中药还不好。 问完病情后,其实这个病的根本我一语就能道破,但是为何患者服药一两年,到处换医生吃中药,疾病却仍然迟迟不愈呢? 我认为有时候跟患者吃药不能守方有关系。很多患者这一两周吃这个药,下次看到另一个方子感觉对自己的病症,就开始吃那个药。吃一两周后感觉没什么感觉,觉得可能不对症,又开始吃别的药。 总之,东打一耙,西打一耙,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疾病还是稳如不动。 我告诉他,他的病其实并不复杂,就是脾胃不足为根本。其余的湿或者热,或者肝郁都是兼有的证,不是主要的矛盾。只要用方用药着眼于健运脾胃不变,少佐疏肝清热之药。守方服用,恒心不变,自然能获全效。于是他也耐着性子吃了两个多月,症状果真一点点好转过来了。 这守方看似容易,实际上如果一个医生没有卓识定见,没有对疾病根本的把握,是做不到长期守方的。 另外很多患者比较心急,治病心切,没有耐心长期守方服用,最后也会导致疾病迟迟不愈。 我之前看到一个老专家的医案,那个是他治一个胆结石的案例,他跟患者说吃三个月再复查就差不多了。 检查结果出来后结石还是在那里,患者就很着急,问医生怎么办,医生说,继续吃,吃满三个月。 最后患者继续尝试着吃,吃到第三个月时,再复查,报告显示结石真的没有了。 所以很多慢性疾病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不能着眼于吃几天没有感觉,就怀疑一定是方子有问题。 可能再继续吃一段时间,量变积累到一定时间就发生质变了,疾病的根本就动摇了,再继续巩固,自然而然疾病会连根拔起。 还有一些患者,吃了药后没有不舒服了,就不吃了。特别是慢性病,症状没有后,并不代表这个病完全痊愈了,再继续巩固巩固,才能把病根拔除,不容易复发。 这些都是我的一些临床体会,希望对于那些久病不愈的患者有用。
万能生活指南我闺蜜58岁确诊乳腺癌,60岁完成所有的治疗,除了吃内分泌药外,开始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