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红想疯了!”美女诈骗犯坐完牢后,竟洋洋得意的用“最美通缉犯”头衔当网红!
4月27日,抖音账号“卿晨璟靓”被无限期封禁,这个曾因酒托诈骗入狱的女子,用亲身经历诠释了什么叫“把牢底坐穿当流量密码”。
七年前,她因“最美通缉犯”标签走红网络;七年后,她竟将通缉照设为头像,在直播间大谈“牢里那些事”。当其他主播晒才艺时,她独创“诈骗犯赛道”,顶着犯罪前科开直播,用“大牢生存指南”“酒托内幕”等猎奇标题吸睛,短短月余收割数万粉丝。
平台这记封杀来得漂亮!且看其直播内容:不反思罪行,反倒将服刑经历包装成“励志故事”,把法律制裁异化为“人生勋章”。这种操作无异于向青少年传递危险信号——犯罪不可怕,出狱能当网红。若任其发展,明天直播间里恐将涌现“最帅抢劫犯”“最酷传销头目”,社会价值观岂不崩塌?
对此,网上吵成一团:
支持派:封禁数据飙升98%,多数人认为"犯罪不是勋章"!
反对派:3.2万人联名要求恢复账号,称"改过自新应有出路"!
折中派:建议转型普法主播,参照"反诈老陈"模式!
值得警惕的是,《2023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禁止刑满人员利用犯罪经历牟利。同类案例中,郭美美刑满直播带货遭永久封禁,法律专家指出此类行为实质是"犯罪获益延续"。
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治研究院数据显示,近两年有47名刑释人员试图打造"浪子回头"人设,其中83%涉及美化犯罪过程。当卿晨璟靓在直播间炫耀"诈骗话术比剧本杀精彩",已有12名青少年私信咨询"如何快速搞钱"。
平台此次重拳出击释放明确信号: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更非犯罪历史的镀金场。正如网友所言:"若纵容通缉犯当网红,明天就会有杀人犯开犯罪技巧培训班!"
互联网不是罪犯的洗白池,法治尊严容不得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