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驾驶能力难以与保时捷相提并论
这是保时捷CEO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保时捷和小米的“驾驶能力”差异,说白就是老师傅和新秀的差别。
在动力调教上,保时捷采用的是“渐进式动力输出”,即使在高性能车型上,动力释放跟驾驶者的操作是线性匹配的。比如它760kW的电机虽不如米ultra的1138kW,但是通过精细化调校,可以在不同驾驶模式提供差异化的反馈,兼顾日常的平顺性跟赛道的爆发力。
小米就像在追求极致参数(比如零百加速、350㎞/h极速),依赖硬件堆叠,但软件调教经验不足。用户反馈在连续弯道转向虚位比较明显,且后排座椅因为电池布局导致坐姿偏高,影响长途舒适性。
短期来看,小米的性价比和智能生态对年轻用户更有吸应力,而保时捷凭多年品牌沉淀和调校功力,仍占据着高端市场。两者用户群体重叠度有限,这也印证了保时捷CEO“非直接竞争”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