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中国企业“倒戈”美国了?4月27日,香港媒体爆料,在高关税的压力下,一些中国

灵槐说娱乐趣事 2025-04-29 11:22:20

又有中国企业“倒戈”美国了?4月27日,香港媒体爆料,在高关税的压力下,一些中国企业开始把生产线往美国转移。现在咨询转移的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数,有这想法的企业超过100家。 这消息一出,网上瞬间炸锅了!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有的企业态度很坚决,抱着“该涨价就涨价,大不了少赚点,你爱买不买”的想法,甚至冒险转型,想办法突破压力。 这些企业明白,中美贸易战可不只是经济上的较量,更是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比拼。这个时候坚守,不光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也是为了中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里站稳脚跟。 但也有企业扛不住了,这不,香港媒体4月27日爆料,有很多企业扛不住高关税的压力,打算把生产线搬到美国,想着换个地方,躲开高关税。 数据显示,去年一整年,考虑搬去美国的中国企业大概有100家,可最近咨询的数量,短时间内就赶上这个数了,这转移的趋势一下子就热起来了。 为啥会出现这种分化呢?关键就在于企业对“利益”和“责任”的看法不一样。先说那些选择转移的企业,大概率是被短期成本压得没办法了。 美国的高关税把利润都挤没了,搬到美国本土生产,理论上能躲开关税壁垒,保住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但这么做,其实就是只看眼前,不考虑长远,太目光短浅了。 要知道,企业能发展起来,离不开国家打造的产业环境,从基础设施到供应链配套,从政策支持到庞大的国内市场,都是中国企业成长的根基。 现在国家遇到外部压力,正需要企业一起共渡难关,这些企业却选择“倒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没尽到民族企业该有的责任。 可把生产线转移了,企业就能“全身而退”吗?不一定。美国看着好像是个“避税天堂”,但当地人工成本高,政策法规也复杂,市场环境还陌生,这些都会带来新问题。 比如说,美国劳动力价格比中国高很多,土地和原材料成本也不一定有优势,再算上搬迁和后续磨合的成本,短期省下的关税钱,可能很快就被新增加的成本抵消了。 更重要的是,企业这种“倒戈”行为,会让消费者不再信任它。 在民族情感越来越强烈的今天,一个在国家有困难时“跑路”的企业,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最后可能连国内市场都保不住,这可真是因小失大。

0 阅读:154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98

用户16xxx98

3
2025-04-29 21:08

1450

猜你喜欢

灵槐说娱乐趣事

灵槐说娱乐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