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鲁雨亭率领900多名新四军,包围了大房庄据点里面的40多名日军。日军

琼瑶舞月裳 2025-04-29 16:21:44

1939年,鲁雨亭率领900多名新四军,包围了大房庄据点里面的40多名日军。日军大队长不以为然,竟然率领30多名日军进行反冲锋,鲁雨亭见状大喜,命令战士们原地反击。 想象一下,1939年,战火烧遍华北大地,一个名叫鲁雨亭的新四军指挥官,带着900多人悄然围住了一个日军据点。里面只有40多个日军,带头的日军大队长还挺狂妄,居然带着30多人反冲锋,想一口吃掉这支部队。可他哪想到,鲁雨亭早等着这一刻,果断下令反击,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战斗到底咋回事?鲁雨亭咋就能抓住机会翻盘?跟着我往下看,带你走进这段硬核抗战故事。 鲁雨亭是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的队长,主要在萧县、砀山一带活动。这人胆子大,脑子活,打仗总能找到敌人的软肋,战士和老百姓都服他。他出身穷苦,从小吃过不少苦,所以对日军的暴行恨得牙痒痒。1937年抗战一爆发,他就加入新四军,靠着灵活的游击战术跟敌人干了一仗又一仗,慢慢成了个响当当的指挥官。 1939年那会儿,日军第13师团占领了永城,留下一个叫横山次郎的少佐带队在大房庄扎根。这家伙修高墙、建碉堡,把据点搞得跟铁桶似的。鲁雨亭看在眼里,琢磨着得给这帮家伙点颜色瞧瞧,顺便解救被祸害的老百姓。 横山次郎这人不是啥好货,带着手下到处抢粮食、杀村民,连老弱都不放过,附近老百姓苦不堪言。他仗着据点防守硬,觉得自己高枕无忧,经常带人出去扫荡,留守的兵力不多。这嚣张劲儿让鲁雨亭瞧出了破绽。他派侦察兵摸清了据点的底细,决定趁夜搞个突袭,把这窝日军一锅端。 那时候是11月底,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鲁雨亭带着900多人摸到据点附近,打算悄悄剪开铁丝网冲进去。可惜运气不好,日军哨兵突然开灯发现了他们,枪声一响,突袭计划泡汤了。战士们被火力压得抬不起头,鲁雨亭果断下令撤退,先保住实力再说。 横山次郎一看新四军撤了,以为自己逮着机会,带着30多人跳出据点追杀,想一口吞了这支部队。这家伙压根没想过自己会不会掉坑里。鲁雨亭远远一看,乐了,心想这不是送上门来的肥肉吗?他立马喊停撤退,下令部队转身迎敌。 新四军200多人迅速摆好阵势,手榴弹扔得跟下雨似的,日军当场被炸懵了。紧接着步枪、冲锋枪齐开,横山次郎带的人瞬间倒下20多个,剩下的吓得拖着伤兵跑回据点。鲁雨亭趁热打铁,下令全线进攻,战士们一鼓作气冲进去,把日军残部逼进了碉堡。 日军躲进碉堡,靠着机枪死守,新四军一时没法靠近。关键时候,排长赵怀亮站出来,带着手榴弹冲上去。战士们火力掩护,他差点被日军拽住炸死,幸好反应快躲开了。手榴弹炸开碉堡门,烟呛得里面的人受不了。赵怀亮和战士们趁机冲进去,跟日军拼刺刀、肉搏,最后把碉堡里的敌人全收拾了。 打到最后,横山次郎满身血跑出来,手里还攥着刀。战士们一眼认出这家伙,果断开枪把他撂倒。这仗从半夜打到凌晨,40多个日军一个没跑掉,全交代在这儿了。 战斗一结束,战士们缴了步枪、机枪和弹药。消息传开,附近村民提着鸡蛋、烙饼来感谢新四军,高兴得不得了。鲁雨亭没收乡亲们的东西,还让战士们把缴来的粮食分给缺粮的村民。这举动让老百姓更信任他们,好多人嚷着要加入抗日队伍。 大房庄这一仗打得漂亮,当地日军吓得缩了回去,新四军趁机扩大地盘,建起抗日政权,还拉起了民兵队伍。鲁雨亭没停下脚步,接着带队搞破坏、打据点。1940年,他还亲自爬碉堡扔手榴弹,硬是给部队撕开突破口。这人的胆量和脑子,真不是盖的。 抗战胜利后,鲁雨亭继续在部队干,解放战争里也立了不少功。他的故事被写进军史,成了后人学习的榜样。大房庄战斗不光灭了横山次郎这祸害,还让日军胆寒,给抗日根据地站稳脚跟帮了大忙。更重要的是,它让老百姓看到希望,愿意跟着干抗战。 鲁雨亭靠啥赢的?一是胆子大,敢跟日军硬碰硬;二是脑子活,能抓住敌人犯浑的机会。这场仗告诉我们,抗战不光靠人数多,还得靠智慧和团结。900多人围40多人,听着悬殊,可没点本事还真拿不下来。 看完鲁雨亭在大房庄的这场硬仗,你是不是也觉得热血沸腾?这帮人用勇气和智慧干翻了嚣张的日军,保住了一方百姓。今天咱们能过上安稳日子,他们的付出功不可没。你觉得鲁雨亭的指挥有啥亮点?这段历史给你啥启发?来评论区聊聊吧,别让这些英雄的故事埋没在时间里!

0 阅读:38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9

用户10xxx99

3
2025-04-29 17:20

日军一个大队长只剩这几十个人了?

用户10xxx25 回复 04-29 18:33
38年守备混成旅团不满编不说,有些还要分散驻扎,一个少尉指挥十几个的小队是正常现象,没看阿部规秀出来扫荡,堂堂少将旅团长只带800人,他的部下辻村大佐也带1000人出来扫荡

琼瑶舞月裳

琼瑶舞月裳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