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上海沦陷,杜月笙干了两件大事: 杜月笙,1888年出生在江苏川沙,也就是现在的上海浦东。小时候父母双亡,跟着舅舅混日子,日子过得紧巴巴。后来跑去上海闯荡,从水果摊小弟干起,靠着一股狠劲和脑子,混进了青帮。1920年代,他凭着削梨的绝活得了个“莱阳梨”的外号,名声大了,人脉也广了。 他不是光靠打打杀杀上位的。杜月笙很会做人,资助过穷书生章太炎,护过戏子梅兰芳,连政客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可别忘了,他手底下也有见不得光的事。鸦片生意他沾了不少,黄浦江里漂的尸体,不少跟他脱不了干系。1927年,他帮蒋介石搞定了四一二事变,从此青云直上,成了上海滩的“大佬”。 1937年,日本鬼子全面侵华,上海首当其冲。8月13日,淞沪会战开打,中国军队拼死抵抗,可日军火力太猛。到了10月底,守军退到租界西边,11月12日,上海彻底沦陷。那时候,城里乱成一锅粥,商店关门,物价飞涨,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日本人占了城,扶植伪政权,汉奸们忙着拍马屁,普通人只能咬牙活着。 淞沪会战打到最后,有场硬仗特别出名,就是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带着八百壮士,死守仓库四天四夜,打得日军晕头转向。那会儿,日军放话要用毒气弹收拾这帮硬骨头,守军没装备,根本扛不住。 杜月笙听说了这事,坐不住了。他靠着黑市的关系,弄来5000具防毒面具,又派人连夜穿过封锁线,送到四行仓库。有了这批面具,守军顶住了毒气威胁,硬是撑到最后。这事传出去,上海人都说杜月笙够意思,连军方都记了他一功。 这5000具面具不是小数目,杜月笙花了大价钱不说,还得冒着被日本人盯上的风险。有人说他这是爱国,有人说他想捞名声。不管咋样,这事确实救了不少命,也让四行仓库的故事更响亮。 上海沦陷后,日本扶持了个傀儡政府,傅筱庵当上了伪上海市市长。这家伙上台没几天,就在家里被自家厨子砍死了。厨子下手快准狠,杀完人跑得无影无踪。谁指使的?杜月笙。 原来,杜月笙在日占区悄悄搞了个“锄奸培训班”,专门培养人手潜伏到伪政权里,找机会除掉汉奸。那厨子就是培训班出来的,杜月笙亲自盯着这事,教他们怎么藏身份,怎么下手。傅筱庵一死,伪政府吓得乱了套,日本人不惜花200万大洋悬赏杜月笙的脑袋,可他早就溜到香港,气定神闲地说:“我混十六铺时,他们还在玩竹刀呢!” 这培训班不光干掉了傅筱庵,还让不少汉奸提心吊胆。杜月笙用这种办法,狠狠给了日本人一耳光,也让上海人暗地里拍手叫好。 1949年,国共内战打得不可开交,杜月笙一看上海待不下去了,带着家人跑到了香港。他住在一栋四层老楼里,日子过得低调,可身体却垮了,哮喘折磨得他喘不过气。1951年8月16日,他在香港咽了气,63岁。 死前,他把一堆欠条烧了,说是不想让家人跟人扯皮,还叮嘱他们堂堂正正做人。他对蒋介石挺不满,觉得自己被当成了“夜壶”,用完就扔。他想把骨灰送回上海老家,可那时候局势乱,最后只能葬在台湾新竹。 杜月笙这人,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抗日有功,是乱世枭雄;有人骂他黑帮老大,手上沾满了血。说他好的,提他送面具、锄汉奸的事;说他坏的,翻他贩毒、杀人的老账。 客观讲,他是个复杂的人。那时候的社会,黑白不分,杜月笙靠着狠劲和人脉混出了一片天。1937年的两件大事,确实让他名声更响,可他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也没法洗白。对咱们今天的人来说,他的事迹是个镜子,提醒大家看人看事得全面,别光盯着光环。
1937年上海沦陷,杜月笙干了两件大事: 杜月笙,1888年出生在江苏川沙,也就
菖蒲繁花居
2025-04-29 18:31:59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