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初,邱行湘去见蒋介石,一个副官说:“老头子这几天脾气不好,你要小心

时光漫步园 2025-04-29 19:05:49

1948年3月初,邱行湘去见蒋介石,一个副官说:“老头子这几天脾气不好,你要小心。”另一人笑着说:“邱师长是老头子的红人,不会挨骂的。” 邱行湘是黄埔五期生,又是江苏人,符合老蒋“黄埔江浙”的用人标准。除了“天子门生”这个身份外,邱行湘还是“土木系”的骨干,陈诚的亲信。 1928年初,陈诚被老蒋任命为总司令部的警卫司令,邱行湘给陈诚担任副官。 这年头在国民党里头混,跟对人比能干重要多了。邱行湘算是把这条潜规则玩明白了,黄埔毕业加上江浙出身,简直就是拿到了老蒋心腹俱乐部的VIP门票。那时候蒋介石用人就认两个标签:一个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一个得是江浙老乡。别的条件?那都得往后排。 邱行湘运气不错,抱上了陈诚这条大腿。"土木系"在国民党军队里可是横着走的派系,陈诚带着这帮人从抗战打到内战,势力越来越大。老蒋对陈诚的信任那是有目共睹,连带着他手底下的人也水涨船高。邱行湘给陈诚当副官那会儿,估计就琢磨明白这个道理了——在国民党这套体系里,能力再强也比不上跟对主子。 不过话说回来,1948年这个时候去见蒋介石,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老蒋的脾气能好才怪。那个副官提醒得没错,老头子这几天确实在气头上。但邱行湘这种"红人"去了,挨骂的可能性还真不大。老蒋骂人也是有讲究的,嫡系中的嫡系,再怎么着也得给点面子。 国民党这套用人方式看着挺精明,实际上问题大了去了。光看籍贯和毕业院校用人,真正有本事的反而上不去。邱行湘能混出头,与其说是能力出众,不如说是投胎投得好——生在江苏,又赶上黄埔招生。这种任人唯亲的搞法,打仗能打赢才见鬼了。你看后来淮海战役,多少黄埔系将领带着部队成建制投降,老蒋这套"小圈子"用人法算是把自己给坑惨了。 陈诚的"土木系"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表面上看着团结,内里争权夺利的事儿一点不少。邱行湘能在这种环境里混得风生水起,说明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这些派系斗争一点没消停,反而变本加厉。说到底,这种靠人身依附维系的政治集团,注定走不长远。 那个笑着说邱师长不会挨骂的副官,八成也是看人下菜碟的老油条。在国民党官场混,这点眼力见儿都没有的话,早就被淘汰出局了。他们这套做派,跟清朝末年那些官场陋习简直一模一样。都说要革新,结果换汤不换药,最后把江山都给革没了。 邱行湘这段经历,活脱脱就是国民党用人政策的一个缩影。重派系轻能力,讲关系不论才干,这样的军队能打仗才是怪事。后来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光靠几个"天子门生"撑场子,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3
时光漫步园

时光漫步园

探索历史新趋势,发现未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