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河南考生的自述,听完感同身受:所谓的尖子班,其实害了很多人
几天之前,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全国1342万考生奔赴高考考场,又创历史新高。
根据各高校陆续发布的2024年招生简章并且对比往年数据,有专业人士预计:河南、山东、河北、广东、四川、江苏等高考大省文科(历史类)460分以上,理科(物理类)450分以上才有机会读公办本科。
预计比其他省份的本科分数线高了10-20分,可见高考大省的竞争有多激烈。
网上说的“起早贪黑,考上个大专”并不是段子,而是部分河南、山东考生的真实写照。
河南的考生有多卷,竞争有多激烈?
听完这位河南考生的高中经历,相信很多不是山河四省的考生会为自己没有生在山河四省而感到庆幸。
只因成绩倒数,被区别对待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大嵩,他是2019年河南的高考考生,最终他以全省前1%的成绩考入上海大学机械系。
河南省理科前1%的成绩!如果你认为大嵩在高中时是班里的佼佼者,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高三那一年,从2018年7月10到2019年6月8日,大嵩最好的一次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五,其余大大小小的考试,他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他就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差生!差到了极点!
从进入高三的那一天,大嵩就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区别对待。
没有人帮助他,没有人看得起他,甚至还会有人欺负他。
因为在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就是这样,唯分数论!
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同学,只要你分数高,你做什么都是对的;你没有高分,你什么都不要说。
然而最让大嵩自尊心备受打击的还是一次理综选择题考试。
那天班主任走进教室通知:体育活动课之后进行理综选择题考试。说完就开始埋头改作业。
大嵩走到班主任身边说:老师体育活动课之后,我们会很累,也会很兴奋,体育课之后做理综选择题会静不下心来,效果会不好。
大嵩本以为自己的行为是为全班考虑,为集体荣誉考虑,老师会理解并采纳他的提议。
没想到他话还没说完,班主任继续批改着作业,头也没抬,极不耐烦地向他做了个摆手的动作。
老师的态度不言而喻。
大嵩只能灰溜溜地走下讲台。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你的成绩不好,连话语权都没有,连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
晚自习时,班里的理综选择题考试成绩出来了。
果然如大嵩所料,全班同学的成绩都不理想。
这次大嵩还天真的以为,事实摆在了眼前,班主任对他能够有所改观。
然而并没有!
班主任走到大嵩身边的好学生身旁问到:你这次考试为什么没有考好?
好学生答道:老师,我刚运动完,我静不下心来,答题容易出错,所以没考好。
于是班主任立刻当着全班人的面宣布:以后理综选择题在体育活动课之前考。
老师的双标行为再一次深深刺痛了大嵩。
付出看不到回报,才是最痛苦的在没有进入高三尖子班之前,大嵩不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但也绝不是老师眼里的差生,更不会受到老师的区别对待。
可是进了高三尖子班之后,从鸡头到凤尾,他的处境完全变了。
老师们眼神只跟学习好的几位同学交流,老师的目光从来不会浪费在像他这样的“差生”身上。
都说付出总会有回报,可是在高三尖子班只会感受到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无力感和挫败感。
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也一次次打击着大嵩,无论他怎么努力都在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徘徊。
好不容易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大嵩终于摆脱了倒数第一的命运,取得了倒数第五的“好”成绩。
大嵩有些兴奋,他似乎看到付出之后的回报。
可是后来大嵩才发现,除了他自己,并没有人在意他的进步,他依然是班主任眼中的差生。
高三下学期开学,班级进行了高三年级唯一一次座位调整。
换座位之前,班主任义正词严地说道:这次的座位调整是他随机安排的。
等到坐定之后,大嵩发现他们倒数5名的同学一起坐在了最后一排。
直到现在,大嵩都不相信那次的座位是随机安排的。
那么这5名同学究竟能有多“差”呢?
2019年高考,他们5个人之中,3个人考上了985学校,大嵩和另一个同学考上了211学校(另一位同学考上北京理工)。
放眼整个河南省,他们都算是佼佼者。
但是就因为他们在尖子班,他们是班级成绩最差的5名同学,他们高三那一年遭受了各种不公平待遇。
从大嵩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刻起,他的父母因为他的成绩超了4、5天,他们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你这辈子完了 !
然后就是无休止的争吵,指责对方的不负责,最后把战火蔓延到大嵩身上:都是因为你当初不努力,考试成绩才这么差。
那段时间大嵩想要逃离家庭却又无处可去,只能继续回家面对争吵的父母。
父母一边争吵一边花了几千元钱请高考志愿填报专家为大嵩报考志愿。
自始至终,父母都没有问过大嵩他的意愿,没有问过他是否有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倒数第一考上上海大学他所有的志愿都是父母在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的建议下填报,最终大嵩被上海大学机械专业录取。
怀着无比我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大嵩离开河南到上海求学。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情,不是因为大嵩考上了很多人羡慕的上海大学,而是因为大嵩终于逃离河南,远离那紧张压抑的生活环境。
入校第一天,大嵩就发现他的两位上海室友,在上海的排名是前18%。
这种冲击不亚于当年张雪峰所讲的他们班有600多分的河南考生和480多分的张雪峰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
但是很快大嵩就发现:虽然上海室友排名只有前18%,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他们各方面能力都很出众。
最重要的是,他们到大学之后依然保持着和高中一样的学习热情。
而在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不是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他们的学习动力被外界所影响,一直处于急速上升的状态。
这种状态被高三时的高压政策、军事化管理拉到巅峰。
高三时最常听到的几句话就是:“两眼一睁,开始竞争”“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然而在高考之后,像大嵩这样从高考大省挤过独木桥的人却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呈现断崖式的降落。
大学时大嵩开始摆烂了。如果可以,大嵩真想这一辈子都不再学习了。
更让大嵩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上海同学曾不止一次地在他面前感慨:怀念他们的高三生活。
这对于大嵩来说是完全不敢想象也无法理解的。
在大嵩看来,曾经的高三生活就是他的战场,和他一起学习生活的同学就是他的战友。
他可以想念他的战友,但不会怀念他的战场。
因为大嵩的高三为他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和难以磨灭的伤痛。
他至死都恨他高三的班主任,至死都不会原谅她,他至死都后悔曾经在那样的班级学习。
哪怕时隔一年,在2020年高考季大嵩也曾失眠,做噩梦,梦中全是他在高三时经历的各种不公的场景。
人们常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其实青少年时期也是一样,大嵩的青春在痛苦中度过,至今他都没有从当时的阴影中走出来。
如今,大学毕业的大嵩在贵州山区支教,山区孩子们的单纯善良、天真无邪正在一点一点治愈大嵩。
等到2年支教期满,大嵩准备回到他的母校上海大学继续读书。只是他不会再选择他的老本行——机械专业。
虽然机械专业的硕士毕业之后可以在大厂里找到一份工资很高的工作,但是这并不是他想要追求的。
他想要先跨专业考上教育学的硕士研究生,进一步升上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将来从事教育行业。
自己淋过雨,就想给别人撑一把伞。
他不希望将来他的孩子或者他的学生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
不希望他们将来把大把的时间花费在做数理化的试卷上,而是希望他们在15、6岁的年纪去运动一下,去搞搞艺术,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丰富、美好、值得怀念的青春。
不希望他们在回首自己的高中生活时,除了刷题什么都没有留下。
后记大嵩讲述的是他自己的故事,也是山河四省无数考生的缩影。
在有些人眼里高考只不过是一次阶段性的考试,可是对大部分山河四省的考生来说,高考是决定命运的一次考试。
如果高考考砸了,这辈子就完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山河四省很多考生的真实写照。
罗曼.罗兰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你会怀念你的高中生活甚至是高三生活吗?如果可以重来,你希望怎样度过你的高中三年,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