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在摄影中的作用|荷赛获奖者如何用隐喻强化照片表达?

玩点摄影 2024-04-21 14:22:44

在上周的 #周六赛事推荐 栏目中,我们与大家分享了2024荷赛亚洲区域的部分获奖作品,其中多次提到了“隐喻”这个词。

2024荷赛 | 亚洲地区获奖作品欣赏​

在纪实摄影、创意摄影等题材中,“隐喻”的使用时非常普遍的,它有点像文史学中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也能调动观者的情绪和想象力,给照片提供开放式的创作空间。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结合荷赛中的中国和日本摄影师的作品,来看一下他们是如何借“隐喻”赋予照片感染力的:

1. 中国摄影师Wang Naigong作品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对“隐喻”的分析免不了会产生个人主观性和过分解读,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在此以个人的角度试着去简单分析一下,算是抛砖引玉,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背景,三个孩子的母亲身患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时间里,她邀请了摄影师来记录家庭生活。

整组照片中最直白的隐喻就是色彩,在我们的文化中,黑白照片有些时候是有特殊寓意的,可以凸显严肃、悲伤。

然后是照片中有一些看似没有意义的元素,如腐烂的苹果,作者拍摄这个镜头似乎是想用苹果暗示癌细胞的扩散,健康活力的消逝和生命的短暂;

照片中还有几个鱼的镜头,一张是塑料袋里的鱼,一张是池子里一大群活蹦乱跳的鱼,两者的对比凸显了一种孤独感和无力感;

衣架上孤零零的衣服则可以暗示人已经离去。

另外还有一个作者反复强调的点,各种宗教元素,如手串、窗户边的风铃、男主人禅坐、家中摆设的供像、寺庙内的场景等,这些元素的展现都是在强调一种祈福和祝愿,同时也从侧面暗示了病痛对一整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当人们无能为力、最脆弱的时候,宗教往往应运而生,参与其中的人很多时候也知道这并没有什么用,但至少可以让心里好受一些,让自己保留哪怕一点点希望,不至于倒下。

2. 日本摄影师 Kazuhiko Matsumura作品

这组照片与上一组很相似,也是跟踪拍摄一个受疾病困扰的家庭,这组照片针对的是阿尔兹海默病(老年痴呆症)患者。

这组照片的隐喻结合了很多拍摄和后期技巧,如用过曝、模糊化的手法来塑造患者眼中、脑中的世界,在他们看来,世界一下子就不真实了,好像在一个总也醒不来的梦中,作者也是将很多场景拍摄成类似梦境的效果,来突出这种感受。

另外作者还使用了一些对比的隐喻手法,如被裁掉一半的报纸,被虚化掉一半的手机,这既表现出了患者的健忘,也反映出患者本身是还有一定的自我意识的,但是这种半真半假、似有似无的状态很怪异、很无奈。

被虚化的合照也是反映了这一特征,患者可能突然就记不清身边的人了,对身边发生的事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两张被细细的绳子连在一起的小照片也表现出这种感受。

个人认为隐喻性最强的是这张照片:

茂密的森林仿佛一个迷宫,面前的一棵棵树指引着不同的方向,让人不知所措,在患者家庭中,患者本身和其他家庭成员都会有慢慢产生无力感。

这两组作品包含大量的照片,但并不显得琐碎,因为几乎每张照片内都含有隐喻,并且照片之间能相互串联起来指向一个共同的主题,增强整体的感染力。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