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邂逅孔融和郑板桥

又琴谈旅游 2023-06-10 03:30:06

蓬莱原本是这次山东之旅的最后一站,但规划返程路线时发现蓬莱没有直达锦州的火车,去锦州需要到烟台或潍坊中转。这时候,我立刻想到了潍坊的十笏园,遂决定取道潍坊。

从蓬莱到潍坊全程超过两百公里,用时接近3个小时,到潍坊时已经是中午11点多。潍坊自古即为富庶之地,但“风筝之都”是自己对潍坊的第一个概念,说到风筝,首先就会想到潍坊。长途大巴从潍坊城中穿过,宽阔的街道,相当气派的音乐厅、大剧院、科技馆让我意识到,这既是座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座很现代化的城市。

十笏园街区

从我们下车的潍坊公路客运总站到十笏园只有两公里多一点,为节省时间,没去找公交车,直接打车前往。只用了六七分钟,出租车就把我们三口送到了东风西街,司机告诉我们,过街就是十笏园文化街区。

十笏园街区

从街口向里望,整条街非常热闹,剪纸、糖稀、皮影、风筝、布艺、香袋、变色瓷等特色摊贩一个挨着一个,喜气洋洋的游人摩肩接踵。正踅摸吃点什么,大名鼎鼎的“庆丰包子”就出现在眼前。但女儿对包子的味道显然不太满意,不知道是北京的包子到这里变了味,还是它的原味女儿压根就不喜欢。

十笏园街区

关帝庙前香烟缭绕,上香的人们拥挤不动。潍坊的这座关帝庙据说始建于北宋年间,在元天历二年(1329年)和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先后两次重修,目前是潍坊城区历史最悠久,且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建筑群。

关帝庙

这座关帝庙的门脸儿很小,面阔只有小三间的山门建在高高的石砌台基之上,门楣上悬蓝底金字匾额,门廊两侧各镶一块刻石,一边为“忠义”,一边为“仁勇”。

关帝庙

迎门是一面青石照壁,正面壁心嵌团龙石雕图案,背面壁心为篆书“桃园结义”。照壁左右是砖石结构的钟楼和鼓楼。转过照壁,即进入正殿所在的第二进院子。正殿面阔三间,卷棚顶,前有出廊。廊柱上有联:“扶正统而彰信义功业同天地不朽;完大节以笃忠贞令名与日月常昭”。

关帝庙

殿门上悬“关帝庙”金字匾额,落款为“首迅”。查了一下资料,这位“首迅”姓韩,为寿光籍书法名家。客观地说,这位书法家的字写得真不错,但经过广告公司机器刻出来的立体字却让字的艺术感大大降低,丢失了美感。

关帝庙

殿内神龛上是冕旒衮服的鎏金关公坐像,两侧是手捧“汉寿亭侯”印绶的关平和手擎青龙偃月刀的周仓。游览至此,按说就应该游览完了,因为天底下的关帝庙基本都差不多,只是有大小的区别,稍大一些的关帝庙一般会增加“桃园三结义”的内容,甚至把“五虎上将”都弄进去;更大一点的,像洛阳的关林,还会把廖化、王甫作为配享。而眼前的这座关帝庙,即使算上山门也只有两进,没有更多可看的内容。

孔融祠

就在转身要出来的时候,偶然发现有游客走进了正殿西边的跨院;自己是那种对什么都好奇的人,马上就跟了过去,结果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一座孔融祠。有资料介绍说,潍坊的孔融祠最早由潍州太守韩浩、通判慕容公建立于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地点在当时潍州衙署的后面。为记录这件事情,当时刻立了“孔相祠堂之记碑”,同时还建了一座“论古堂”,将郑玄、韩熙载等30名贤达德义人士汇于一堂共祀,并刻立“论古堂碑”。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奉议大夫、潍州太守王居义与北海县尹刘师让对孔相祠堂和论古堂进行过重修。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潍县知县宋兑将孔相祠堂与论古堂合二为一,易名为“名贤祠”。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潍县知县史善言将名贤祠移至县城西北角。

孔融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潍县邑人丁汝奇将孔相祠堂和“孔相祠堂之记碑”和“论古堂碑”一并移建于关帝庙西北侧,也就是现在这个地方,孔融和关公由此就成了邻居。孔融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的十九世孙,少有才学,是当时的“神童”,其“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与潍坊的交集在于他曾在东汉末年担任过六年北海(今天潍坊的一部分)相和北海太守,故当时人称“孔北海”。他在任期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政声不错。

孔融与关羽在历史上也确实有过交集,但不是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因为那不过是罗贯中的演义,当时孔融并不在十八路诸侯之列,而是在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孔融在北海被黄巾军围困向当时任平原相的刘备求救的时候。史载,孔融派太史慈杀出重围找刘备帮忙,刘备亲率关羽和张飞来到北海给孔融解了围。

孔融让梨

现在的孔融祠为近年修复,目前仅有一进正殿。正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殿门柱上的两句诗:“多惭孔北海,传教及衡门。”为唐李德裕五律《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的尾联。把一首诗的尾联放在对联的位置,不知道设计者是怎么想的,难道除此之外就没有对仗工整的词句赞颂孔融吗?我甚至觉得《三国演义》中对孔融的赞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就非常不错,因为后世对孔融的评价最中肯的莫过于司马光的“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殿内神龛上供奉有手持书札的孔融坐像,背景画是孔融最有名的几则故事:让梨、小时了了和答谢刘关张解北海之围。

古碑

正殿前的庭院中,西墙下建有一条很短的碑廊,里面存放着数通古碑,匆忙间未来得及仔细辨认都是什么年代的遗物。两位在1500年前曾经有过一面之交的故人,最后在潍坊成为邻居,共同受到后来人的追思和敬仰,堪称一段历史佳话。

郑板桥纪念馆

从关帝庙出来往回走,发现这里还有一座“郑板桥纪念馆”。赶紧补充相关知识,才知道郑板桥当年任县令的潍县就是现在潍坊市的主城区。

从纪念馆相关介绍了解到,郑板桥纪念馆建成于2016年7月,到现在还不到两年。纪念馆与恢复重建的潍县衙署合二为一,既展示了清代的衙署文化,又展示了这一衙署中最著名的人物郑板桥的传奇经历和对潍县的人文贡献。除潍坊郑板桥纪念馆外,全国还有两座郑板桥纪念馆,一座位于郑板桥的家乡江苏兴化,一座位于郑板桥初任县令的地方山东范县。

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纪念馆,同时也是潍县衙署的大门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檐下悬黑底金字“郑板桥纪念馆”匾额。明间廊柱上的对联“治潍县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山东人说话实在的风格。进入大门,穿过一个小庭院,即是衙署的二门,也称仪门。仪门面阔三间,同样为悬山顶,明间辟为穿堂过道。仪门南面门楣上悬“政肃风清”匾额,门联为“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仪门北面亦有匾有联,匾额为“天理国法人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用最浅白的文字说出了最重要的道理,却为古今贪赃枉法者所不懂。

郑板桥

仪门内广场上,竖立着郑板桥汉白玉全身像,免冠长衫,面目慈祥,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郑氏“小老头”形象。雕像后面是一通卧碑,正面镌“公生明”三个大字,背面为黄庭坚手书《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正面几个字不知道何人所写,原字如何亦不知道,但整体效果得实在不怎么样,与黄庭坚的字相形见绌。庭院内另有多通碑石,一些应该为他处移来重新进行了装饰,一些则为旧碑新刻。“冰霜俪洁”一通的题写者为时任山东提督学正汪为,题写时间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

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雕像后即是县衙的大堂。大堂面阔三间,主体部分为悬山顶,前部加建卷棚顶抱厦,抱厦檐下悬黑底金字“潍县正堂”匾额。擎檐柱上的这副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出自清顺治朝进士、康熙朝监察御史魏象枢之手,为许多县衙大堂所采用。

郑板桥纪念馆

大堂内按旧时场景复原,公案桌、对牌、十八般兵器等仪仗一应俱全。公案桌背后的太师壁上绘有“海水朝阳图”,两侧的对联“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庶无冤狱;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强调了执法者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的重要,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重不谋而合。太师壁上方的梁枋上悬有“明镜高悬”楷体匾额。这四个楷体大字写得相当不错,应该不是出自寻常人之手。

郑板桥纪念馆

大堂内左右各有一组铜雕,分别表现了郑板桥在潍县的赈灾场面和他离任时百姓送别的场景。史载,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由范县转任潍县知县。也就是在这一年,潍县所在的胶东地区发生了大旱和海水倒灌叠加的特大灾情,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烈状况。身为地方官的郑板桥一方面深入乡村了解灾情,一方面积极上书朝廷,请求朝廷帮助。在一时得不到朝廷回应的情况下,郑板桥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先斩后奏,提前开仓放粮,并动员士绅富户舍粥济民。郑板桥的断然行动,拯救了无数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乾隆十八年(1753年),郑板桥从潍县离任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

郑板桥纪念馆

大堂所在院落的两庑及大堂两侧的空间均被开辟为展室,以非常多彩的形式展示郑板桥的事迹和他的艺术成就。在这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最为集中和最为丰富的郑板桥书画作品,郑板桥的拥趸们一定会感觉不虚此行。除了展示郑板桥作品真迹和临摹作品实物,这里还采用先进的触屏显示技术,把郑板桥的绝大多数作品数字化处理后汇聚一起,供游人随意欣赏和翻检。在这里还看到了我最熟悉的郑板桥书法作品“山随画活,云为诗留”。尽管作品被精心地镶在镜框里,但我十分肯定地说,这一定不是真迹。之所以对郑板桥的这幅书法作品非常熟悉,是因为我在40多年前就收藏过这幅作品的仿真印刷品,并且知道它的原件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取道潍坊本来只想游览一下十笏园,不想却邂逅了孔融和郑板桥两位大名人,潍坊之行实在是收获满满。

0 阅读:6

又琴谈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