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不断破纪录,要中国再增持?美财长:或很快又与中国同行会晤

陈陈有享 2024-09-14 14:02:5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导语:1.中国会买账吗?美债危机真的需要中国解救?

美国国债又双叒破纪录,眼瞅着已经飙到35万亿美元,数字多得像是按键坏了。想象一下,这个天文数字几乎等于中、德、日、印、英这五个全球经济体加起来的总量。美国政府几乎是“借钱借到家了”,每天利息都在滚雪球。这种情况下,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着急了,急忙打算找老朋友——中国,看看能不能帮忙再多买点美债。

为什么中国被看作“救星”?事情得从全球金融格局说起。中国是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者,持有约8000亿美元的美债。中国是否愿意继续增持,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买或不买”问题。增持美债意味着中国需要进一步将自身的外汇储备与美国债务绑定,风险自不必多说,美国经济情况一旦恶化,持债国自然首当其冲遭殃。而且,中国早在近年来已经逐步减少对美债的持有,显然对当前局势有更深的考量。

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中国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如果中国继续增持美债,全球资本市场可能暂时松口气,美元也能稍微稳住阵脚。但要是中国拒绝?那就不仅是中美关系紧张,全球投资者恐怕都得捏把汗,美国可能会进一步陷入债务危机的深渊。

2. 耶伦会晤中国,能否缓解美国经济压力?

耶伦这个名字和中国关系匪浅,她已经多次以美国财政部长的身份访华。她和中国同行的会晤表面上是经济对话,但背后却隐藏着美国的财政焦虑。2023年7月,耶伦在访华期间频繁强调中美两国的“经济伙伴关系”,这次访问是在美债规模突破35万亿美元的背景下进行的,美国急需通过各方融资来稳定局面。

为什么耶伦频繁奔波?美国经济的压力山大。2021年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推出了高达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助计划”,大手笔支出加剧了财政赤字。如今,美国政府的开支与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国债利息支付占财政预算的比例也水涨船高。为了填补这个巨大的资金窟窿,耶伦只能寻求海外支持,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持有美国大量国债,正是她最希望争取的“金主”。

问题是,这种“外交牌”真能奏效吗?中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并非美方说增持就增持。中美在许多问题上分歧明显,特别是在技术封锁和地缘政治博弈中,中方的态度越来越坚定。虽然耶伦在访问时频频释放善意,强调“去风险而非脱钩”,但中国是否会因此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继续为美国债务买单?这种悬念让全球市场密切关注。

3. “拆东墙补西墙”?美国债务越滚越大,谁来买单?

美国国债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每当新的天文数字被刷新时,总能引起全球关注。美国的债务问题并非从昨天才开始,而是从长期的大规模财政赤字积累而来。仅阿富汗战争这一笔,从2001年开始,美国就花费了超过2.26万亿美元 。再加上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支持已经超过750亿美元 。这些庞大的财政支出在短期内撑住了“面子”,但长期来看,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借债解决债务问题?乍听起来就像“拆东墙补西墙”,美国政府一直采取通过发行国债来填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数据显示,美国的债务总额已经超过35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20% 。这意味着,国债利息的支付正在逐渐蚕食联邦政府的预算。2023年,美国国债利息支付达到64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社会保障和医疗支出的第三大政府开销 。这无疑给普通美国民众的生活带来更多负担:通货膨胀加剧、就业市场波动,甚至在住房市场上也出现了剧烈的波动。

全球投资者也不能对这一切视而不见。美国国债历来被视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但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美国债务的信心正在逐渐削弱。数据显示,中国、沙特等主要债权国正在逐步减持美债。自2020年以来,中国的美债持有量从1.1万亿美元下降到不足8000亿美元。随着美元霸权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更多国家开始分散外汇储备,增持黄金和其他外币资产。

4. 美国一边制裁一边求援,中国会如何应对?

美国的行为就像是在打“左脸”时还想让人递“右脸”——一边在科技、军事领域持续围堵中国,一边却在经济上迫切希望中国出手相救。这种矛盾的做法很难让人不怀疑背后的逻辑。自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不断升级,包括制裁华为、限制半导体出口,以及在军事上频繁干涉亚太局势。2023年,拜登政府更是延续了这些政策,意图通过“脱钩”削弱中国的全球供应链影响力。

但同时,美国经济的现实又不得不让其低头。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多次表示愿意与中国进行经济对话,尤其在国债问题上,美国需要中国的资金流入以支撑其财政。问题是,中国会顺着美国的“台阶”走下去吗?面对美国一面打压,一面求援的态度,中国的回应显得更加理性而不情绪化。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国大幅削减对美债的持有量,从2011年峰值的1.3万亿美元,降到2023年的不足8000亿美元。中国显然在对自身经济安全进行更长远的布局。

如果中国选择不增加对美债的持有,美国的后果可能并不好受。美债市场上的空缺将迫使美国政府从其他国家借债,甚至可能推高全球利率,进一步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然而,对于中国而言,这也不是简单的“赢面”。过度施压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经济波动,甚至影响到全球贸易与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中国的策略更倾向于“观望与分散”,一方面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另一方面逐步减少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结语:

中美关系未来走向成谜。美国当前的对华政策似乎难以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转变,但面对内外困境,或许美国不得不在某些经济领域做出妥协。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可能是两国未来合作的关键。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欢迎评论区留言!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