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反犹太是从纳粹开始?彻底走向对立的德意志民族和犹太人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06-17 11:43:06
前言

在应对反犹主义的过程中,多数犹太人对反犹主义者的攻击反应比较消极,有的人试图摆脱自己的犹太身份:但是,也有一些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从而开始正视自己的犹太性。

德国民众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也不能一概而论,甚至基督徒也成立了打击反犹主义组织。德意志帝国成立后,第一个反击反犹主义者的组织就是基督徒建立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犹太人和德意志还是彻底走向了对立,而犹太复国主义的诞生和盛行,最终导致了纳粹时代的双方极端互斥的情况。

反对牌友主义的萌芽阶段

帝国时期,各邦自主管理宗教事务。因此,犹太社团的政治地位仍和 1870年之前一样,有在地域差异。

在南部的符腾堡和巴登,犹太教的地位类似于天主教和新教,犹太社团可以联合起来成立中央委员会。在符腾堡,甚至每年还有犹太预算。

但是,在其他邦,如巴伐利亚和普鲁士,犹太社团的政治地位得不到承认;没有统一管理犹太社团的机构,也没有代表他们利益的发言人。

在普鲁士,政府一般只帮助维护天主教和福音派的机构,犹太社团得不到政府的何资金支持。

在经济、文化,尤其是政治反犹主义的压力下,德国犹太人开始走向联合,共同应对反犹主义的威胁。

犹太人对反犹主义的早期回应主要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克制,尽量不引起反犹主义者的反感。对反犹主义者的攻击进行辩解。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反犹主义,犹太人谋求团结起来采取共同的行动,为此,他们成立了“德国犹太人社团联合会”。

同时,反犹主义的发展使一些犹太人对现实产生焦虑和幻灭,他们被迫回归传统,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

帝国初期,反犹主义者的拙劣行为也引起了一些基督徒的不满,他们成立了“打击反犹主义组织”与其对抗,他们的做法也得到了一些犹太人的支持。

19 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东欧犹太移民数量增加,德意志帝国内部不断出现反犹主义事件,促使犹太人开始建立全国性组织的尝试。

1869年7月3日犹太人成立了“德国犹太人社团联合会”。这是犹太人建立全国性组织的第一次成功尝试,它用了十年时间,得到了大部分犹太社团的支持。

然而,霍乱和饥荒导致俄国栅栏区犹太人的生存状况恶化,无法得到护照、贫穷的非法犹太移民数量迅速增加,德国犹太社团必须应对俄国犹太移民问题,以免激化德国人的反犹主义情绪。

而此时进行的普法战争中的经历改变了一些犹太人社团联合会创始人的情绪和动机。

在1869年7月3日,北德意志联邦帝国议会宜布公民权利和担任公职完全不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从而结束了犹太人争取完全解放的长期斗争。

反对犹太人地位和权利的考虑已不再具有正当性。但与此同时,当犹太士兵光荣的为祖国服务时德国犹太人猛然发现古老的反犹主义仍然存在。

政府为它的新教和天主教军队提供了随军牧师却拒绝为犹太士兵提供同样的服务,理由是犹太士兵人数少、太分散。

俾斯麦使德意志民族统一的梦想成为令人兴奋的现实,也为犹太人社团联合会的成立创造了现实条件。

其他国家得到解放的犹太社团已经成功地联合起来捍卫共同的利益。德国的犹太人迫切需要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自我批判阶段

1880年 12月,反犹主义最猖獗时,“德国犹太人社团联合会”发了一份文件,名为“委员会致德国的同宗教者”,主要讲述在反犹主义运动中犹太人如何自处。

委员会认为,在当前的危机中,犹太人要行为得体,必须避免表现出傲慢、优越感、攻击性和讲排场。

如果可能的话,犹太人要学一门手艺;如果不能,也应该支持努力这么做的人。所有的生意都要诚实和讲良心,任何欺骗或谎言都是对上帝之名的亵渎,应该要排斥这种过失。

“德国犹太人社团联合会”通过向法院上诉旨在堵住反犹主义者的嘴,利用辩护文学向大量未表态的德国人介绍犹太人的情况。

此外,社团联合会定期向犹太社团介绍自己,避免犹太人粗暴无礼的行为造成反犹主义者的狂热。自我批判主义反映了德国犹太人在争取解放的斗争中所接受的自我形象。

德意志犹太人虽然是犹太教改革运动和对犹太教进行历史研究的先驱,但是并没有产生个独立的、长期的地区、国家或国际组织。

一部分是由于争取解放的过程中,持续而强烈的同化压力。大部分犹太人不愿支持一个强调其犹太性的组织。

激烈对抗阶段

中央协会”成立于 1893 年,它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重要地位,不是因为它在对抗反犹主义力量中取得了胜利,而是它对德意志犹太人精神的影响。

通过大众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二十年,德国犹太人恢复了自信和自尊,还修改了犹太教狭隘和乏味的定义。

犹太人遭受的自卑情结,所造成的悲剧后果是改宗。致力于恢复自尊的“中央协会”很快将叛教者认定为德国犹太人生存中最危险的敌人。

出于实利主义的原因而改宗,理论上这是“中央协会”唯一谴责的一种改宗。这种行为不仅不光彩,而且也证明了反犹主义的论点,犹太人崇拜金钱。

改宗也伤害了德国犹太人争取完全解放的斗争。只要有足够数量的犹太人准备改宗而进入对未改宗犹太人关闭的政府部门,政府就永远不可能改变歧视政策;它总是声称犹太人并没有真正都被拒绝。

甚至从国家的观点出发,改宗也是不值得的。通过改宗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犹太人代表了德国犹太人中最不道德的元素。他们不仅展现了犹太教的不利形象;并且最终产生对公共道德产生恶劣的影响。

改宗率随着社会和经济歧视的扩张上升,这清楚地表明大多数改宗者,正如他们的批评者所断言的,是为了逃避不宽容社会所实行的非官方的障碍。

德国的环境还不允许漠视宗教的舒服状态。但是,只有极少数敏感和受到困扰的犹太人挣扎着为改宗行为进行理智的辩护。

然而,这些个人陈述被解释为很多人出于社会或经济地位提升放弃他们的宗教却不感到内疚。

在 1913 年,福克斯承认“中央协会”已经成为一个纯粹的防御组织。但是,它的领导人已经开始意识到,维护犹太教不仅仅是平等而是利害攸关的大事。

犹太人身份的摇摆需要知识、自豪感和忠诚的支持。福克斯不准备满足于要求所有犹太行为方式屈服的同化,只是因为他们是不同的。

他已经发展到承认犹太人不仅是另一种宗教信仰的成员,他们有自己的风格、祖先和历史根源,他们父母的犹太家庭已经使他们打上了特定的精神和肉体标记。

在“中央协会”与反犹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一些犹太人发现德国人生活中的权威机构,如政府和大学容易受到反犹主义的影响。

1904年,在“中央协会”的支持下,“德国犹太人协会”在柏林成立,试图发展为代表所有德国犹太人的官方组织,建立起犹太人与德国政府间的联系,以补充“中央协会”的功能。

德国犹太人协会”从未成功的成为德国犹太人不容置疑的代言人,理论上,这本该是已对防御努力的贡献,但是它从未得到所有德国犹太人的认可。

1921年,当最大的犹太社团开始拒绝支付给德国犹太人协会每年的捐款时,它的工作被有效地减少。1922年委员会无奈地决定解散组织。

犹太复国主义兴起

德国成立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主要是为了解决东欧犹太移民问题,将东欧犹太移民迁往巴勒斯坦,缓和德国的反犹主义。

1897年西奥多发起犹太复国主义的政治运动,虽然自从被驱逐,弥赛亚降临将犹太人带回锡安的希望就一直存在于犹太思想中,但多数德国犹太人积极反对它。

虽然当时存在着反犹主义,但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生活还比较满意。“在德国,他们感到像在家里一样舒适。”

东欧的犹太人大屠杀和东欧犹太人向西方的大规模移民是德国犹太复国主义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1909年起库尔特·布鲁门费尔德开始担任德国犹太复国主义联合会的书记。德国犹太复国主义联合会发生了激进地转变。

在他看来,犹太复国主义不仅是解决东欧尤太人苦难的殖民化方案,而是振兴和恢复犹太教精神的运动。

他试图促使同化的犹太人找回己的根,同时鼓励东欧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在他看来,犹太人不属于德国,德国是“新贵势利小人”之家,正是同化孕育了反犹主义。

布鲁门费尔德认为,只有所有成员都致力于实见阿里亚(aliyah),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才能取得成功。不接受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犹太复主义者。

0 阅读:23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