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不是一个钓浅就完事了!好多细节整不清楚!照样钓不好!

跟鱼过去 2024-03-20 10:33:01

春季要钓浅滩,很多钓鱼人都知道。但是对于钓浅滩的细节,很多钓鱼人就不一定清楚了。其实细节才决定着成败。对于钓鱼来说,不只是一个钓位的问题就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比如鱼对于安全感的需求和鱼因为自身状态对饵料的喜欢还是拒绝。好了,还是那句话。不是钓鱼人也写不出来,不是钓鱼人也看不懂!

直接上干货!就是愣怼!让那些钓鱼的科学家无路可走。

在开始之前,按照我们的老规矩先说一下钓鱼的底层逻辑。其实我们在钓鱼的过程当中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鱼的藏身之处和鱼开口吃饵料时间段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很多钓鱼人有一种误区,那就是靠饵料把鱼吸引过来,同时也希望通过饵料把鱼的嘴撬开。这明显是不符合逻辑的。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鱼在各种生存条件都十分舒适的情况下,是没有理由不吃东西的。之所以我们存在着垂钓效果不佳,完全是因为钓位和出钓时间选择的不对而已。

而之所以春季能称为钓鱼的黄金季节。是因为春季的基础水温是很低的,其实在自然环境当中。水温越高,水出现的问题就会越严重。同样的道理,基础水温低,我们只需要给鱼找到什么地方温度高?什么地方氧气高?就基本上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而夏季之所以鱼难钓,是因为我们找不到什么地方可以解决温度高的问题。所以春秋两季可以说是垂钓的好季节。

直接步入正题。

今天的第一个话题。春季钓浅滩的原因。

很多钓鱼人都知道春季是需要钓浅滩的。而为什么钓浅滩很多人不一定明白。很多人认为春季之所以钓浅滩,是因为浅滩处的温度高。鱼需要温度,所以鱼就会来到浅滩。其实还有另一种原因。那就是在春季水冷,气温高的天气情况下,很多深水的鱼会从深水中转移。这是因为春季水凉,而气温迅速爬升。

会导致整个水域的表层温度受到太阳辐射以后温度迅速上升,而我们都知道水的温度上升以后会使它的密度下降。也就是说这个水会最终浮在你的整体水域之上,和水底形成加分层现象。分层现象一旦成立那么水底就会有缺氧现象,温度越高,这种缺氧现象就会越明显。所以在太阳出来以后,深水区的鱼自然而然就会来到浅滩。

在叠加春季的鱼有繁殖的需求。开始为传宗接待做准备,寻找产床,所以浅滩也是大鲫鱼每到这个季节不得不来的地方。我们钓浅滩知道这些就可以了,同时他应该给我们钓鱼人的警惕是。无论一年四季我们在垂钓过程中,只要是上层水温远远的高于底层水温的时候,这个鱼就会有明显的起浮或者是迁移的现象。但是夏季之所鱼不来浅滩,完全是因为浅滩处的温度很高。已经高于他认为舒适的温度了。所以夏季中午的鱼只有上浮。或者是迁移到有树荫或者是桥墩的地方。或者远离岸边起浮!

说到这里就要说一下,在中春这个季节。即使在中午浅滩处的鲫鱼也在疯狂的觅食。这足以说明并不是中午这个时间段鱼不吃东西。而是说当前中午这个时间段,深水区的环境不适合鱼生存或者是栖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说不是钓鱼人你看不懂的原因。都说春季要钓浅滩,其实在早上你钓深水和钓浅水一样都能够钓到鱼。只不过是在晴朗的天气下,大太阳出来之后你才会从深水中钓不到鱼而已。

再说一个话题,其实真正的大型鱼类是不愿意在白天靠近岸边的。之所以能冒险来到岸边,就是因为温度,氧气和繁殖的需求而已。当我们气温达到25度以上的时候,在鱼类甩完子以后,我们会发现在晚春的季节或者是初夏的季节,鱼不会再来到浅滩了。此时温度足够高。他们更需要的是阴凉处和安全处。说到这里就给大家来简单的说一下夏季中午的鱼到底藏在哪里?据一位德国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夏季中午大鲤鱼等这些底层鱼类会在远离岸边,二三十米甚至是四五十米的地方栖息。而且并不在底部,是在半水,甚至是浮水上。这是鱼的安全性所决定的。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夏季的中午鱼藏在最深处。水越深,鱼所面临的压力越大。而且水越深,分层现象越明显,缺氧现象越严重。

我们今天的第二个话题。什么是浅滩?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叫做浅滩。真正的浅滩具有水浅、区域大、水底平缓,必须有水草等特点,而这四个特点,才能定义为浅滩。一,浅水。什么是浅水?垂钓水域最浅到最深之间取一个中间值,最浅的地方到中间值,这片区域称为浅水。但是最主要的是必须要符合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水底没有断崖地貌的出现,如果有,那这片区域只能被称为水浅,而不是浅水。

二,区域大。指的是浅水区域的面积大,两个方法可以判定,站在远处观察浅水区域中间有没有水草。如果有,可以确定这片水域是大面积的浅水区域,或者使用较长的鱼竿,找远处的水深。如果前后左右基本在2m以内,也可以确定浅水面积够大。三,水底平缓。水体缓慢向斜下方延伸,称为水体平缓,一般使用较长的鱼竿找底。通过不同的水深去观察浮漂的变化,如果相差不是很大,可以断定这里的浅滩水底平缓。四,必须有水草。如果没有水草的话,鲫鱼和鲤鱼这种粘性卵是没有地方附着的。他们也不会来。

我们今天的第三个话题,钓浅滩要注意什么?

第一,钓浅一定不要只钓一个窝子。而且不能长时间垂掉一个钓点。首先咱们说为什么不能长时间钓一个钓点?是因为鱼是有领地意识的。我们在开春的时候钓鱼会发现一开始钓上来的都是体型比较大的鲫鱼。过一、两天之后再钓的就是大小都有的鲫鱼。再以后钓的都是小鲫鱼了。这是因为在一开始小一点的鲫鱼是抢不过大鲫鱼的。但是当大鲫鱼钓完了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鲫鱼是不会补齐的。其他的鱼来到这里并占领这里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以前也有很多文章多次的说过。冬季要哪里人多钓哪里。春季要哪里人少钓哪里。

还有不能只钓一个窝子。尤其是钓的水深比较浅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在这个窝子里钓到鱼,就会有一个挣扎的现象。而鱼这么一折腾,会让底层的泥翻起来。导致有警惕性的鱼会迅速的散开。虽然他们在冷静一段时间之后会重新回到窝子里来,这样不能保证我们连杆起来。所以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我们每钓一两条鱼之后,会有一个明显的停顿时间。

第二,克制你的频率。

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尤其是浅水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我们所谓的频率。如果水本身比较浅,而我们铅坠始终在高频率的砸水。这样就会导致即使鱼进了你的窝子,也会在吃饵的时候保持很大的警惕性。说到这里,我们就想说一下,其实河边的老头们是对鱼最了解的一批人,不要看他们的装备简陋。他们往往选择的方式是比较符合野外垂钓环境的。

我们大部分人发现老头们,他们的钓法一般是以静等为主。这对于野生的鱼是非常好的,首先野生的鱼只习惯于低头吃食物,而不喜欢抬头吃食物。所以子线在水中弯曲,反而更有利于野生的鱼放下警惕心。而且当我们窝子里鱼的数量比较少的时候,我们如果钓的太灵,把最初进到窝子里那一、两条鱼钓出来之后,反而对我们发窝有一个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河边的老大爷们总是喜欢打完窝子之后不立刻开钓,要等一会儿的原因。

这就要从鱼是怎么进窝说起。鱼是在游动的过程当中发现了我们的饵料。从而通过身体接触和吃饵料时腮部挤出的水流,把远处路过的鱼吸引过来。并不是我们的饵料能扩散多远?所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把窝子里的鱼钓出来,那么也就失去了鱼诱鱼的功能。窝子在想大范围的发窝。就很难了。

第三,大一点的鱼是不愿意靠近岸边的。尤其是白天,对于他们来说,岸边充满了危机。所以有的时候如果您垂钓的水域是大面积的浅滩的话,那么使用长尺寸鱼竿的效果也许要比短尺寸的效果好很多。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夜间钓鱼的话,完全就可以选择稍微短一点尺寸的鱼竿。因为有月色的掩护。鱼的胆量也会逐渐的增加。

总之就一句话,鱼的警惕性是我们在钓浅水时最应该注意的东西。

劝君莫食三月鱼,万千鱼籽在腹中!过过手瘾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把鱼带回家。

如果你感觉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一下关注,谢谢,记得点赞,收藏,分享,转发。

0 阅读:7

跟鱼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