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利用革命威势,率同全体阁员乘机胁迫清帝退位。
清朝的一部分王公旧臣激烈反对清帝退位,便纠集了几十个人,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表宣言,成立宗社党。
宗社党人在京城内煽动由满族官兵组成近卫军,外则勾连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升允,试图阻止袁世凯与革命政府议和,以苟延清王朝统治。
他们盛赞陕西巡抚升允是国之栋梁,“会武经文,当官寅畏。勇且知方,孝则不匮”,将中兴清王朝的希望寄托在升允身上。
然而,正当升允磨刀霍霍,准备攻打乾州的时候,清帝溥仪的“退位诏书”发布了。
消息传到乾州时,升允比听到武昌起义时要震惊得多。他原来打算攻下西安,然后迎奉溥仪,建立偏安西北的小朝廷,这样东可扫清京畿,南可进取武昌。然而,这一切希望都已落空,成了泡影。
升允激愤之下,便欲横刀自尽,在身边的副将、幕僚的一再劝阻之下,方始作罢。绝望之下的升允,只得命所部西退,自己则只身赶往西宁,“以待后图”。
升允在西宁呆了没多久,袁世凯便命手下赵惟熙带了礼金和任命书来拜访他。
袁世凯是升允最痛恨的人之一,比之革命党人犹有过之,所以,当即对着赵惟熙“乱臣贼子”之类的一顿臭骂,然后将他赶出了门。
然而当时已是中华民国的天下了,袁世凯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赵惟熙是大总统的代表,难免不会前来加害于他。升允连夜逃出西宁城,后来决定前往库伦(今乌兰巴托),劝说哲布尊丹巴出兵攻打袁世凯。
1913年4月,升允跋山涉水,历时近一年抵达库伦。在库伦,升允受到了哲布尊丹巴等人的隆重接待。因为哲布尊丹巴在沙俄的授意之下,本来就准备入侵内蒙,所以当升允将来意说明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当即约定发布檄文,讨伐袁世凯。
同时,在库伦时期,升允还曾与沙俄往来联络,要求沙俄出兵进攻张家口,“奉皇上复辟”,并议定所需费用,“由清室照数认还”。
恭亲王溥伟曾以密函提示升允,只要沙俄支持清朝复辟,“将来尽可许以重酬”,并且授权升允“主持断行”。所以,升允才会不远千里赶往库伦,甚至出卖外蒙古权益,以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
然而,正当升允准备与外蒙古军队合兵南下内蒙时,沙俄因欧洲形势吃紧,不遑东顾。同时,沙皇又与北京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文件”。“声明”规定了取消外蒙古“独立”,在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的前提下,实行“自治”。
袁世凯派出兵马,在内蒙古边界严阵以待,升允自知若没有沙俄支持,仅靠外蒙古的军事力量是不堪一击的。
不久,升允取道恰克图乌金斯克,由西伯利亚辗转至大连,逃到了日本。
在东京,升允见到了复辟派的首脑人物肃亲王善耆;又结识了当时正寄居日本的罗振玉,两人结为好友,以后就是升允把罗振玉推荐给溥仪,担任了南书房行走。
升允在日本期间,还结识了大量黑龙会人物。黑龙会是日本最大的浪人组织,原名玄洋社。据说改名为黑龙会,意思是要越过黑龙江,原以对付沙俄为目的,日俄战争结束后,成为在中国进行间谍活动最早的日本特务组织。
升允在日本认识了一个名叫工藤铁三郎的日本浪人,颇得其信任。工藤铁三郎先是作为升允的贴身护卫,升允回国后,将他推荐给溥仪,曾担任过伪满政权时的宫内府侍卫处长。
升允在日本居住了将近一年后,于当年冬天返回青岛,不久即重新回到了他的老根据地甘肃。此后,升允往返于甘肃、内蒙、东三省等地,纠集满蒙王公、八旗残部及反动会道门,拼凑起“勤王军”,成为满蒙封建复辟派的重要武装力量。
这帮所谓的“勤王军”,实际上是一伙十足的匪徒。他们自昼行劫,到处骚扰,沿途所过,十室九空,附近村庄都被焚掠一空,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1917年张勋复辟前夕,“勤王军”魁首升允得到风声,于5、6月间由南京赶赴上海,联络当时寓居上海的郑孝青、康有为等人。预拟了伪诏十多道,并准备了几十万元,以备复辟之用。
张勋复辟后,升允被任命为大学士。然而复辟丑剧仅仅上演了十二天,便草草收场,升允还未来得及以大学士的身份赶赴北京叩见“当今圣上”,“圣上”已经被人赶下台。
同年冬,升允赶回河州(今甘肃临夏一带)重招旧部,准备再举武力复辟。第二年冬天,又远赴长春,组织人马。
1924年秋。升允风闻冯玉祥将废帝溥仪驱逐出故宫,曾率领兵马,准备赴援,取道绥远时,遇到旧时部下沿黄河一带布防。
升允所率领的部队本来就是一批七拼八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升允自知凭武力万难渡过黄河,便欲对老部下“晓以大义”、恳其念及旧人之情放他率部渡过黄河。不料却招旧时部下严辞拒绝,升允无奈之下,只得“临河而返”。
升允虽然贵为封疆大吏,却并不像其他显贵腰缠巨富。因为他散尽家财,一心只想组织“勤王军”。他晚年穷困潦倒,竟至依人生活。
溥仪在天津的时候,升允曾赶住天津拜见,被博仪授以顾问之职。在罗振玉与郑孝胥之间互相勾心斗角时,升允他偏向罗,而指责郑孝胥清谈误国,妄谈逛上,心怀叵测,一手遮大。
1931年旧历7月23日,升允病逝于大津德邻里,终年74四岁。同年8月,归葬北京朝阳门外十二里头发营。
溥仪赐其谥号“文忠”,并命溥儒作“清授光禄大夫前陕甘总督大学上多罗特文忠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