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天天吃素,怎么个个都是肥头大耳?看了他们的伙食就懂了!

吖胖来了 2024-01-30 08:02:17

你是否发现,无论登山拜佛还是阅览网络,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和尚肥头大耳的居多?

不仅如此,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名山寺庙、古装剧作都是以胖和尚、胖佛像为主,这是为什么?

佛教由来已久,佛教信仰也早已在一些民族的传统习俗中根深蒂固,因此,这样的印象其实是由历史因素、生活习惯和人们的潜意识心理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历史因素——“丰腴”佛像具有代表性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隋唐时期逐渐兴盛,而到唐代最为繁荣。

唐朝统治者重用贤才,广纳外商,重视科学技术,注重经济、外贸的发展,且积极实行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少数民族受到重视,各民族平等,内外通婚自由。

因此,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以繁荣发展,成为了中华文明最辉煌鼎盛的朝代之一。

在这人人都热血沸腾,抱有建功立业之心的盛唐时期,宗教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的稳定悄然拉开序幕。

百姓从战争苦难中缓过神来,开始期盼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而佛教因传入较早且深度融合了道教、儒教思想,紧抓人们世俗欲望的期盼,则成为人们信仰寄托的首选。

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下,唐人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他们打造的佛像都是以实际人体比例为准。

在唐朝百姓看来,人和佛祖、菩萨是灵犀相通的,佛和人的体型,有高矮胖瘦,情绪也一样,有喜怒哀乐,区别在于佛有超于人的无边法力。

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固然对宗教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支持、推动作用。但归根结底,唐朝统治者对宗教,尤其是对佛教的重视才是助推佛教鼎盛发展的直接原因。

唐朝统治还未稳定时,佛教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统治者深知这一点,所以也及时扶持和利用了佛教,促使其逐渐成为“国教”,僧侣因此得以依附皇权,佛学勃兴,人才辈出,寺庙经济也蓬勃发展。

由此,佛教也就随着盛唐气象自然而然地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而唐朝对佛教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也通过诗、画、雕塑等形式体现于艺术上。

唐代对女性美的追求有着别样的审美,以丰满为美,认为丰腴圆润的女子独具韵味。

人们喜欢在艺术品上着重展示富丽堂皇的宫廷之美,也愿将其与女性的丰腴之美相结合,以此象征着闲适和贵气。

所以,借陶像菩萨来寄托对女性美的世俗欣赏也就成了唐人的共鸣。

也正因如此,佛和菩萨在唐代也有明显的女性化造像趋势。比如印度的菩萨是身形较瘦的男性,而唐代的菩萨则是丰腴圆润的女性形象。

就连著名的弥勒佛也同样受到唐代佛像女化倾向的影响,造像上也有着“面容丰圆,神情典雅,右手抚膝,左手置于腹前”的亲和仪态。

考古发现,洛阳龙门石窟就是在唐贞观年代到达了黄金雕刻时期,它虽然诞生于北魏时期,但里面的窟龛60%都来自于唐代,而众多丰腴的唐代佛像中,属弥勒佛居多,也最为典型。

因为重视佛教,唐高宗和武则天都曾大肆兴建寺庙,增度僧尼,造像凿窟,武则天就曾自封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也就是大众所说的“弥勒佛”。

弥勒佛有过一个“布袋和尚”的传说故事。

大唐末期,一名捆在浮木上的婴孩随溪而流,被长汀村的村民抱起。小孩生得圆乎乎的,还不停地咧着嘴笑,而他的身下放着一个青布口袋,村民为他取名契此。

契此长大后出了家,常身系青布口袋,一个人云游四方,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

契此路上乞到的东西全部都装在青布口袋中,而且每次乞讨时,他的身边都有十八个童子围绕,却不知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人们见多了“布袋和尚”常与孩童嬉戏的画面,渐渐地,就开始在民间传言“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

而弥勒佛的寓意和象征也就渐渐有了轮廓——弥勒佛笑口常开,乐观豁达,大肚能容天下难事,很好地诠释了佛教的核心价值观,智慧、自我完善、慈悲与宽恕。

所以,唐代弥勒佛的造像在人们心中是具有代表性的,“面容丰圆,宽额薄唇,嘴角微笑,大耳垂于肩”的胖佛形象也就成了和尚与佛的典型代表。

因此,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多看到的佛像,即是受历史审美影响浓重的佛像,就影视剧《西游记》中的佛祖也都是胖胖的形象。

天长日久,我们就把“胖”“佛”二字自然地联系到了一起,这便是心里暗示下,潜意识觉得出家和尚胖子居多。

可见,唐代的佛像造像艺术审美对“佛”形象的影响至深至远。

不过,“和尚胖者居多”的原因并不仅于此,和尚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也大有玄秒。

二、生活习惯——运动和饮食是根本原因

和尚与普通人一样,少动多食则会发胖。

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和尚的日常生活与普通人几乎大同小异,甚至比普通人更加清闲。

他们每日进食两到三餐,七分工作三分生活。

日常工作就是修行,即听方丈讲解经书、自行研习经书、念佛诵经、念禅打坐等,偶尔轮值接待游客,就主持一次仪式、活动等。

日常生活则主要是劳作,晨间起床收拾僧舍、打扫庭院,午时开始烧火做饭,午休过后又重复上午的工作与生活。

可见,在寺庙修行的和尚所有的运动量都集中在了收拾打扫的过程中,其余时间几乎都处于静坐的状态,且同一寺庙里多个和尚轮流值日,显然,他们每天的热量消耗并不达标。

这就跟普通人在办公室久坐、缺乏运动的本质一样。

人的生命活动由时刻不停的新陈代谢所支撑,我们摄入食物中的热量为人体提供新陈代谢所需的热量,久坐不动会造成新陈代谢变慢,热量消耗变少。

因此,过剩的热量最终转化为脂肪,使人变胖。

据科学测算,成年人每日正常生命活动需消耗热量1200-1500大卡,而人类的一日三餐刚好摄入热量1300大卡左右。

也就是说,不需要赶路上班、接送孩子、参加社交、照顾老人的和尚们每天消耗的热量低于常人,而其摄入的热量却等同于常人,摄入大于消耗。如此,便是和尚中多见发胖者的原因。

不过,现实中和尚容易发胖的原因不仅于此。素食,也是发胖的罪魁祸首之一。

众所周知,和尚不能吃肉,部分除外。

不过,和尚发胖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只吃素食,而是素食的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易消化,缺乏饱腹感,饱腹时间短,便容易饥饿。

寺庙中有严格的进食规范,非饭点不可进食,更有一些寺庙甚至“过午不食”。

可是,只吃素食肚子饿得快怎么办?

况且,常年累月只吃素食蔬菜,口味过于单一,几乎体会不到美食的乐趣。那就只能选择吃一些饱腹感强、油水大、甜度高的食物。

由此,寺中和尚们的食物自然而然地以一些油炸过的面食和甜食为主。

所以,解决了饱腹感和口感的问题后,接踵而来的就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而导致的肥胖问题,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见到的和尚通常是一副“肥头大耳”的样貌。

我们会很容易联想到“道士同样也食素,为什么道士不见多胖子?”这个问题,其实,分析至此,对比一下二者的区别,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道士和和尚的日常生活并不一样。

和尚以修行为主,而道士以修炼为主。

所谓修炼,就是练气、练剑、打太极等,偶尔还要下山漫游,可以说,除了与和尚共有诵经习文、打扫收拾,道士的修炼还广泛涉及到医药、心术等意想不到的范畴,可谓涉猎众多。

这脑力和体力的消耗,说堪比历劫也不为过,其热量的消耗远远高于和尚,甚至高于普通上班族。

所以,道士与和尚同样食素,却总是以“瘦道士”的形象出现也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当然,“胖和尚”的形象是源于现代我们看到的和尚体型上肉眼可见的“胖”,而古代的和尚多为骨瘦如柴的“苦行僧”。

某族意义上,我们通过和尚的胖瘦的表象,窥探到了“佛”从苦行到极乐、从形容枯槁到心宽体胖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过程。

在漫长的佛教本土化历程中,和尚是本来就不吃肉吗?苦行僧是和尚戒肉的开始吗?

三、制度演变——从不吃“荤”演变到不吃“肉”

其实,“和尚不食荤腥”这条戒律中的“荤”字应该与“熏”同音,指的是诸如韭菜、大蒜、大葱一类的异味食物,并不是指肉。因此,最早从印度传入国内的佛教信徒并未戒肉。

“苦行僧”一词本是特指早期印度佛教中僧人的一种修行方式,即苦行。

苦行僧人边走边念佛诵经,以承受热作为主要受苦方式,长期通过断食断水、睡钉板、走火炭的手段锻炼耐力,又以自我磨砺、拒绝物质和肉体诱惑等手段来离欲。

所以,苦行僧的枯瘦形象是长期“苦行磨练”导致的,与不食肉并无直接关系,也不是和尚不食肉的由来。

说到和尚戒肉,不得不提起一位古代皇帝。

从公元502年开始,南北朝的南梁政权始于一位叫萧衍的皇帝,他就是先于唐高宗、武则天的重佛第一人——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发现佛教信徒众多,是良好的维权统治工具,于是命人扩建寺庙,增度僧尼,还向大臣们释放出“自己非常想入佛门”的信号,甚至在寺庙里连续待过37天。

可不久他就发现,佛教的信仰和信徒并不能完全配合地为他所用,他暂时无法在佛门信徒中树立威信,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念致使他们不接受国法限制,甚至不参与国家义务,严重的甚至还目无皇权。

梁武帝决定以“禁肉”政策来进行一番改革,聪明的他立马作了一篇《断酒肉文》作为论据,言明杀生的本质是想吃肉,而不吃肉就没有杀生的理由。

寺院僧人本就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此条论据对佛门信徒十分具有说服力。梁武帝还不忘自己以身作则,将皇家祭祀神明的贡品都换成了面食,并冠冕堂皇地勒令严加监督,实行惩罚制度。

事情一出,僧人们无法反驳这样的政策,又介于皇帝的严威,只得照令执行,且经梁武帝将原委这么一解释,佛门信徒们都怕自己破了戒而下底层地狱,从此,和尚们就开始了不吃肉的日子。

就这样,梁武帝创立了一套包含“断酒断肉”的佛教框架模式,且由后世继承并发展,推动了我国佛教文化的本土化,也对佛门信徒的生活方式,尤其饮食制度产生巨大的影响。

综上可见,“和尚顿顿吃素却个个肥头大耳”有多重因素。

一是以唐代弥勒佛为主的佛塑造像沿袭了传统审美,以胖为慈为美,人们长期受唐佛造像艺术影响,认为胖佛具有代表性,忽略了瘦子和尚的占比,潜意识认为胖和尚居多。

二是佛教本土化过程中“禁食荤”逐渐转变为“禁食肉”,和尚的饮食习惯跟随制度演变变化,变为食素.

而素食以蔬菜为主,低热量、易消化,肚子饿得快,寺院和尚因此选择以食面、食甜食为主,补充热量,增强饱腹感,过量摄入糖油食物,容易发胖。

三是寺院和尚修行方式主要是诵经打坐,日常工作与生活缺乏运动,新陈代谢慢,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从而长胖。

3 阅读:33

吖胖来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