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五年三月(227年4月),蜀汉丞相诸葛亮与大将魏延在汉中商议北伐曹魏之策,而魏延就是在此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魏略》记载漏洞太多不可信,不可能是军事经验丰富的魏延提出来的)。而魏延的目标是突袭潼关,可惜史料不详,未能记载魏延所提谋略的具体内容,那船长就从史料的蛛丝马迹来推测魏延奇谋的原始内容。
一,当时局势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亲自率军平定南中叛乱,蜀汉政局趋于稳定。而“北伐曹魏,复兴汉室”是蜀汉的立国根基,也一直是诸葛亮毕生的政治理想,所以蜀汉朝廷就在诸葛亮的指挥下积极准备伐魏工作。
建兴四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二十岁的皇子曹叡继承皇位。而曹叡生母甄夫人在曹魏建立后不久就被曹丕赐死,所以曹叡深恨其父曹丕,导致父子矛盾很深。因此曹叡素来不受曹丕喜爱,在朝中也没有根基。
初,明帝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惟潜思书籍;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居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语尽日,众人侧听……(资治通鉴·卷七十)
曹叡即位前,曹丕为其安排了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四人辅政。不过曹叡与他们素无往来,更没有交情,在蜀汉眼里自然是主少国疑,是北伐的大好时机。
汉中都督魏延驻守汉中多年,一直以韩信为榜样,想像他一样以奇谋建功立业,所以魏延对北伐也是十分热心,经常派人潜入魏境刺探曹魏军事情报,而孟达与申仪的动向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二,孟达与申仪
孟达原本是蜀汉将领,因遭上司刘封欺压,也不被蜀主刘备信任,担心自己会替刘封在不救大将关羽而致使其在襄樊之战失利的兵败背锅而想要转投曹魏。
另外孟达的好友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其谋主,可法正却在襄樊之战后不久病死,所以孟达担心刘备会更加怀疑与嫉恨自己,便冒着牺牲成都家人的风险,毅然决然的转投曹魏。
孟达能言善辩,又有才能,所以很快得到魏主曹丕赏识而被委以西南重任,担任新城太守。而新城就是原先蜀汉的西城、上庸、房陵等东三郡合并而成,所以曹丕让孟达驻守新城的用意很明显,一方面是防备蜀汉来犯,一方面是招降蜀汉将领投魏。
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崩,时桓、尚皆卒,达自以羁旅久在疆场,心不自安。(魏略)
然而建兴四年(226年)对孟达来说是十分不幸的一年,欣赏自己的明主曹丕是这年没的,与自己交好的重臣桓阶和夏侯尚也是这年没的。而自己与新主曹叡没有交情,也受重臣司马懿猜忌,还被同僚魏兴太守申仪弹劾。
因此在孟达看来,自己在曹魏的前途未卜,必须另寻明主以求出路,所以孟达就与蜀吴联系以待价而沽。而孟达的儿子孟兴一直在蜀汉为官,并未因他的叛变而受牵连,若孟达归蜀就能与儿子父子团圆,所以孟达对投蜀比投吴更感兴趣。
新城郡地处汉水中游,西面与上游的魏兴及汉中接壤,东面与下游的襄阳接壤,是连接益州与荆州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同时新城地处武当山脉,境内多为山地而易守难攻。这也是孟达有恃无恐,敢在吴蜀之间左右逢源的重要原因。
诸葛亮与李严深知新城的重要性,便多次给孟达写信劝降,还许以重利,暗示孟达只要带着新城归降,就可以像他们一样成为辅政重臣。
虽然史书并未记载魏延与孟达有任何联系,不过魏延是汉中太守,而汉中郡在东汉时辖地囊括魏兴与新城等地,所以汉中太守魏延是有动力去收复魏兴与新城两地,让它们重归汉中管辖。
况且魏延目标意在潼关,而蜀道中更靠近潼关的子午道、库谷道在魏兴郡内,武关道也与魏兴相邻。所以魏延要北伐袭取潼关,也必须收复魏兴与新城二郡。
因此我们可以推想魏延与孟达是有过联系的,甚至有可能就是他在孟达与诸葛亮之间牵线搭桥,促成了二人的联络与谈判。毕竟诸葛亮在此之前一直忙于内政,无暇顾及曹魏。而魏延与曹魏对抗多年,熟知曹魏情况,可以为诸葛亮北伐出谋划策。
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以耽弟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三国志·刘封传)
至于申仪,他与孟达一样也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也是叛将,在孟达带领魏军攻打东三郡时叛蜀投魏,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在成都的家属。不过申仪在曹魏的待遇可比孟达差得多,一直受到猜忌与怀疑,所以他深恨孟达,多次向魏廷弹劾孟达。
同时申仪对曹魏也不忠诚,私自刻印拉拢魏兴豪族。所以魏延极有可能也与申仪联系过,毕竟申仪的家属一直留在成都为质,魏延可以以此为筹码来策反申仪。
如果申仪归蜀,那就能与成都的家人团聚,也可以避免以后自己不忠的事情东窗事发而引起曹魏的追究与惩罚。况且魏兴对蜀汉北伐具有重大意义,那蜀汉方面也会开出很高的价码来拉拢申仪。
既然孟达与申仪都是重利轻义之人,留在曹魏只能受到猜忌与打压,回归蜀汉不仅可以获得重用,还能与家人团聚,所以在魏延看来,二人叛魏归蜀是理所当然。
三,魏延谋略
有了上述的事实,那船长就来合理推测魏延奇谋的最初内容:那就是策反在曹魏不受信任的孟达与申仪,促使他们叛魏归蜀;接着魏延领兵走库谷道或武关道偷袭潼关,而申仪负责掩护,孟达负责牵制曹魏荆州都督区的军队;最后诸葛亮从汉中北上攻取关中与魏延会师并支援其对抗西援的魏军,蜀魏两军隔黄河对峙。
然而建兴六年正月(228年2月),魏将司马懿擒杀孟达,调走申仪,使魏延的图谋功亏一篑。本来诸葛亮就不信任孟达,也认为这个计划风险太高而不同意。不过魏延仍在每次北伐时向诸葛亮提出分兵的计划,可见魏延还有新的策略继续实施自己的奇谋,可惜的是他直到死都未能实施自己的计划。
打长安好歹有个夏侯楙比较靠谱 潼关 这可是曹魏深耕多年的地方 从钟繇开始 还有 孟达一直在新城
魏延的奇袭之计能不能从军事上实现是个险计,但从政治上来看却是个良策,假如魏延能按照其意图成功抵达长安外围发动攻击将可能出现类似关羽围樊城豪杰影从天下震动四方响应的情况,此时孟达、申仪这类投机者才有可能主动出击,同时又可达到了断绝陇西联系的目的,而且这种条件下魏延成功攻破长安才有守住的可能。一旦攻破并守住长安刘禅就有还于旧都的条件,从这个角度看攻击长安远比攻击潼关的战略意义更大,所以我认为魏延的奇袭目标就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