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史研讨,调侃不要见外)
开元十一年(723年),出生军功世家的高适时年20岁,像很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一样,怀揣着远大梦想来到了唐帝国的心脏——长安!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
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彼时,张小敬大概率还在老家和狐朋狗友们进行物理切磋,这是大唐最好的时代,在圣人的引领下,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整个大唐都焕发着勃勃生机。这一年三郎的仕读——张说被拜为中书令,也就是在这一年四月,张说上疏请求李隆基效仿太宗建立文学馆,李隆基下令成立丽正书院,网罗了不少人才,最为著名的就是写下《回乡偶书》的贺知章。长安,那里有圣人,有名相,有一百零八坊,有长从宿卫,有胡姬曼舞,有逍遥酒肆,是真正的超一线城市,是每个有志青年的梦想,高同学振兴家业之路就从这里开始吧!
正所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小高同学因为父亲早逝,没啥过硬的后台在长安跌跌撞撞得混了一阵,四处干谒求取出头之日的小高同学又不姓白,谁也不会让他白居长安,房租路费伙食花销,请客送礼人情世故没一件省钱的事,“臭叫花子,跑长安来要饭了”估计就是他的境遇,谁让你没有一个首都户口呢!长安城城池成围,阙楼入云,黄尘车马,青年自以为生了羽翼,只待徜徉北冥,却没有一扇门向他敞开,“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接受了现实毒打的他又不想就这样落魄归乡,于是在离京后游历至宋城(今河南商丘),在亲友的资助下就此躬耕自足,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这一蹲就是近十年!
开元十二年,商人之子李白拜别父母,游历远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自幼苦读,天赋异禀的他被父亲给予太多的期望,在重视出身门第的唐帝国,父亲李克觉得在自己的孩子中李白是家族阶层跃升的希望,自己已经很富了,接下来要的是贵。要想贵,就要当官!早在十五岁时,他就以“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少年狂气干谒名流,希望被举荐。
自小聪慧过人的李白由于脑力过剩学习的可不止四书五经,这么说吧,李白的一位老师叫赵蕤,这个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代表作是《长短经》,又称《反经》,看到这里相信你也该不奇怪李白为什么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在英气勃发的盛唐,知识分子玩剑是很合理的设定,人家大唐的高祖也就是李二同志亲爱的老爹,直接拿武德当年号用,大唐就是这么地质朴无华!
不是什么善男信女的富二代李白学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学问后立下了远大地志向--位列宰辅,青史留名!至于写诗,那只是一点小小的业余爱好,提升名气的小手段,至于一不小心成了“谪仙人”,李白表示挺意外的。开元十三年,由于府兵制的崩溃,唐政府设立彍骑管辖募兵,作为职业军人,彍骑不需务农而以训练为主,战斗力自然大大提升。与此同时,只要加入彍骑就可以免除租税,并分给土地,战时也不再需要自备装备,而由政府统一提供粮饷武器装备。招募的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农户出丁,而是由平民自由应征。也是在这一年,张小敬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唐士兵,开启了十年西府兵的生涯!
应该说在当时的大唐,从军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薛仁贵,苏定方,哥舒翰,安禄山,都是在为大唐沙场征战中建功立业,高适的祖父高侃也是在高宗东征中跟着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最终立下战功获封平原郡开国公,配享乾陵。民众有信仰,大唐有力量!大唐好儿郎谁不是梦想仗剑走天涯,博个荫妻封子,出将入相,不想当宰相的士兵不是合格的诗人!
这一年,李白结束了在巴蜀之地的转悠,看样子在老家这边是混不出啥名头了,作为商人之子的他虽然不愁没钱花,但是想进步基本指望不上科举了,“当胸臆之掩昼,若混茫之未判。”留给他的上升之路只剩下推荐了,而要想未来路子宽就要刷名望,结权贵,攒粉丝,这一趟李白没白跑,在江陵遇到了那个重要的男人——司马承祯,司马承祯此时正处于其一生声望的巅峰,贵为帝王之师,他请辞离京,在回浙江天台山的途中路过江陵,李白知道后专程前往拜访。司马承祯诗文飘逸、出口成章,令年轻的李白十分倾慕,便呈上自己的诗作请其指点。宗师本已觉得面前的年轻人器宇轩昂非凡俗之辈,一看诗作更是惊叹不已,当面称赞他“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自然受宠若惊,告辞后即写就《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这也成为了他的成名作。
继续一路向东,李白来到了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就这样一路游历名山大川,一边出入高档消费场所大撒币,社牛属性拉满,这一路逛下来他结识了张旭,孟少府,吴筠等“风流雅士”,在出游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把从家中带出的散金三十余万,全部花光了。“曩昔东游维扬,不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相对于高适的落魄,太白同志过得挺爽,大唐的盛世景象让他踌躇满志。夫皇王登极,瑞物昭至,蒲萄翡翠以纳贡,河图洛书以应符。设天纲而掩贤,穷月竁以率职。天不秘宝,地不藏珍,风威百蛮,春养万物。王道无外,何英贤珍玉而能伏匿於岩穴耶?
也是在开元十三年十月,三郎带着他的大部队前往泰山封禅。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唐的盛世是那样的光彩夺目,强盛的国力带来了充分的自信和宽广的胸怀,异域的胡人也来到大唐一起追寻“大唐梦”,Make the Tang once again great!哪怕是长安城的叫花子都能自豪地挺起胸膛说出“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唐土!”更何况李白这样的有志青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表示:大丈夫当如是也!
出来浪久了的李白终于把钱花的差不多了,大病一场后的他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该回家了,开元十五年,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王之涣写下了白日依山尽,在安陆李白遇到了“挚爱”孟浩然,孟浩然大李白12岁,孟浩然对李白的才华非常赞赏,李白对孟浩然更是既尊敬又崇拜,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品酒论诗,切磋技艺。孟老夫子还很关心李白的个人问题:小白,你要老婆不要?前相国老许家有一闺女不错,你也老大不小了,男孩子出门在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是要做大事的人,夜总会里的莺莺燕燕不适合你,走,老哥帮你找个媳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也许是受到李白洒脱开朗的性格影响,本来人到中年想一苟到底的老孟热血上头,能写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孟夫子自然也有一颗渴求进步的心,只是岁月蹉跎被收敛了,太白星撩动了他的心弦。于是,第二年朝廷发布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他就跑长安去应试,何当桂枝擢,还及柳条新。
可惜命运又一次耍了他一把,实力证明了混官场最好少沾李太白!这一年,虽然落榜,但是孟浩然因为在太学赋诗,才华横溢,文采飞扬,使得众人十分佩服,从而名动长安城。他认识了王维,王维和李白同龄,时年28岁。孟浩然写过一首杂诗,中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一句,王维非常欣赏,击节不已。王维时任翰林待诏(和李白一样走的玉真公主门路,两人都是传说中的绯闻男友)。有一天,王维正跟孟浩然谈诗论道,李隆基前来王维家串门,孟浩然吓得钻到床底下。王维床下有人,不敢隐瞒,一旦被当成刺客就麻烦了,赶紧跟李隆基汇报,李隆基大悦,孟浩然,听说过。赶紧请人家出来来段才艺展示。孟浩然一边跳舞一边吟诵道:“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李隆基一听不高兴了:“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
你还是回家种地吧,当官不适合你。
孟浩然欲哭无泪,给你机会不中用啊,只好回家。跟王维作诗告别: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王维作诗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孟浩然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吴越等地,一路上游山玩水,拜访名山古刹,吟诗访友,功名之心已经冷淡。此时的孟浩然已经心生退意,打算隐居。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年,玄宗征发朔方雄兵,命令瓜州都督张守珪、沙州刺史贾师顺各率本部兵马突袭石堡城,拔掉了这颗“钉子”。信安王李祎“督率诸将,倍道兼进,并力攻之,遂拔石堡城,斩获首级,并获粮储器械,其数甚众。”张小敬因拒绝出兵被从一名将领贬谪为大头兵,发配到烽燧堡戍边,还被信安王赐了一柄充满屈辱味道的“折辱之刀”。
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告别孟浩然之后,李白来到了心心念念地长安,他要在这里挥洒自己的才情,创造属于自己的传说!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开元十九年,高适开始游历北境,年近而立,心中建功立业的想法愈加急迫。“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在长安碰壁的他想追寻先祖的脚步,到边塞碰碰运气,本来和好友王之涣约好了引荐给信安王,可是不知为什么这事“鸽了”!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高适《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时间还会继续打磨这两位爷,直到改变大唐命运的那一天到来!
期待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