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说的“凡尔赛”,是近年来的网络热词。大体说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不经意地展示优越。
我认为,为了准确把握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对以下多个现象作出清晰的区分。
A:
我用平常的语气说我真心认为平常的事物,读者认为我很高级。
例子:
围棋世界冠军江维杰说,清华大学对体育的要求蛮高的,“所以我觉得上学可能对提升身体素质有帮助吧。所以希望棋手都能去上上学,尤其是清华大学,真的挺好的。”
B:
我用平常的语气说我真心认为平常的事物,读者认为我low爆了。
例子:
天下荒乱,百姓饿死,晋惠帝曰:“何不食肉糜?”
C:
我用平常的语气说我心里认为高级的事物,希望读者认为我很高级,并且成功了。
C是对A的成功模仿。C的成功就是让自己显得和A无法区分。
所以,从旁观者视角看,现实中找不出C的例子(只有自己心里明白自己是不是有意模仿);换句话说,所有的A都有可能是C——以上两句等价。
D:
我用平常的语气说我心里认为高级的事物,希望读者认为我很高级。可是我的意图被识破,读者认为我low爆了。
D是对A的失败模仿,例子大概遍地都是。
钱钟书的《围城》中的例子:
督学在三闾大学讲话,每段的开头都说:“兄弟我在英国的时候……”
E:
我用平常的语气说我心里认为高级的事物,希望读者认为我很高级;然而读者以为我真的不懂这事物的高级,从而认为我low爆了。
E是模仿A,想要成为C,结果被当成B。换句话说,想装白富美,却被误解为傻白甜。
由于“心机”未被识破,倒也不好说模仿失败。
例子……我一下子倒举不出。但是大家留意下,一定能注意到。
之所以会发生E这种情况,是因为A和B本来就可以是同一个现象的两面。
从逻辑上说,是先有A,同时有对A的评价转换(A翻转为B),然后有对A的各种模仿(C、D、E)。
而从现象上说,是先有大量的D被发现,才使得“凡尔赛”成为现象级话题。
所谓的“凡尔赛文学(Versailles literature)”,在我看来,主要是对D的调侃式模仿。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