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隋唐、明清,总是后一个承接了前一个的制度。

历史的堌堆过去 2024-05-09 05:16:45

秦汉、隋唐、明清,六个朝代,两两连起来组词,是没有违和感的。原因就在于汉承秦制、唐承隋制、清承明制。

影视剧中周武王形象

周朝建立的为分封制为核心一系列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和礼乐制度,这一套作为中国古代的基本政治内容实际上从来没有废除,只不过时代的发展中,很多东西已经不能成为主流了。

经历了五百年动荡,秦朝强势一统天下,把分封制完全丢弃,确立了郡县制和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但同时丢弃的还有嫡长子继承制。历史证明,一项维持数百年的制度,不是轻易能够废弃的。

影视剧中秦始皇形象

秦始皇之后,继承人的问题上爆发出了巨大矛盾,秦二世是不是篡位先不说,但秦皇室几乎被屠戮殆尽了。因完全放弃分封制,天下大乱时,也没有宗室诸侯勤王。

随之而来的汉朝,汉高祖刘邦吸取了教训,创造性发明郡国并行制,在一个地方,既设立诸侯,又设置郡县,两者都保留有限权力。但从根本上来说,汉朝是继承了秦朝的郡县、皇帝、三公九卿的,郡国并行制度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过渡手段。刘邦处理了异姓诸侯,吕后处理了一批刘姓诸侯,文帝解决了几个诸侯小问题,景帝强势平叛七国诸侯,武帝推恩令彻底解决了诸侯问题。总得来说,汉朝使用秦朝的制度,把秦朝没解决的大一统问题给解决了。

影视剧中萧何形象

还要提的一点就是,汉朝开始时就是直接把秦朝律法拿过来用,萧何后来编制《九章律》也是在《秦律》的基础上造就的。

汉朝之后三百年,华夏大地再次在动荡中度过,原有的制度再次被动摇了。郡县制还在,但变化也不小,北周时就出现府兵制,隋朝明确了三省六部制,把早已经变形的郡县制确定为州县制,又在选拔人才上开辟了科举制。

影视剧中隋炀帝形象

如果说秦始皇的问题在于制度上太激进了,那么隋炀帝的问题就在于行动上操之过急了。南方的大族是东汉时期就留下来的传统,北方的世家经历了三百年的洗涤才根深蒂固。隋炀帝试图用战争和大型国家工程消耗世家实力,但他似乎没明白,最后所有的一切都还是要由百姓承担,而怨气则由世家直接爆发出来。

影视剧中李渊形象

既然不是制度上的问题,那就不在制度上费那么多劲。和汉朝不一样,唐朝从李渊开始,到李世民,对隋朝的制度没有作出大的改变,都是进一步调整完善,三省六部基本职能没什么变化,更多的是把名字变了一下。州县制完全继承下来,为了适应军事作战需求,增加了“道”这一次临时单位。府兵制在唐玄宗才作了大的改变,也带来了大的隐患。更明显得是,科举制被逐步完善,一直到明清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影视剧中朱元璋形象

从秦汉到隋唐,这个制度变化不大,一直就是皇权加强,分割相权,强化对地方控制。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直接把相权拿掉了,皇权直辖天下,三公九卿也好,三省六部也好,都失去了影子。逐渐显露锋芒的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一个是通政使司,一个是内阁,这是在中央。在地方上,省府县三级机构,但为什么没人说省府县制度,原因就在于,郡县制也好,州县制也罢,地方上没有实现分权,隋唐的行政单位很小,唐朝也实行了分权,不过一个藩镇打回了原形。宋朝分权了,到了明朝则是把权责分清楚了。

影视剧中五省总督洪承畴形象

主管行政的是布政使,主管刑狱的是按察使,主管军事的是都指挥使。

明中后期出现巡抚、总督临时派出机构,后来成为了固定机构。

影视剧中康熙皇帝形象

明朝的制度总体是不断加强皇权的,到了清朝,把明朝的制度给继承了下来,更把加强皇权的原则给贯彻了下来。内阁保留了,康熙弄出来一个南书房,雍正发明一个军机处,这都是内阁的延伸。而在地方上,把分权思想继续发展。

总督、巡抚、将军、总兵、提督、布政使、按察使、学政。

0 阅读:9

历史的堌堆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