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是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立下汗马功劳,为何却被康熙抛弃?

蜀山史道 2024-09-26 17:37:08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周培公,这位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本该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康熙皇帝竟然选择将他“抛弃”。一位为国捐躯、拼尽全力的功臣,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难道是在朝廷中,他的努力和忠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那么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周培公:从苦难中崛起

周培公的童年并不幸福。他出生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家境贫寒。父亲虽是秀才出身,却只能在家乡当个教书先生。

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战乱频繁。命运的残酷在周培公幼年时就显露无遗。一场突如其来的农民起义,夺走了他父亲的性命。

失去丈夫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周培公,艰难度日。他们时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困苦不堪。然而,更大的悲剧还在后头。为躲避贼人的欺辱,周培公的母亲选择了自尽。

年幼的周培公瞬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若不是一位好心人的收养,他可能已经饿死街头。这位好心人不仅给了周培公一个栖身之所,还教他读书写字,为他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母亲的惨死在周培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他暗自发誓,日后定要光耀门楣,让母亲的贞烈为世人所知。

这个誓言成为了他一生的动力。他深知,唯有努力,方能改变命运。即便身世坎坷,周培公也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

在养父的支持下,他勤奋读书,为未来的仕途打下基础。周培公常常挑灯夜读,即使寒冬腊月也不懈怠。他的勤奋感动了村里的长辈,大家纷纷给予他鼓励和支持。

一个小吏的奋斗史

清军入关后,周培公来到了京城。彼时的京城,汇聚了天下英才。众多文人才子挤破头想要一展才华,谋得一官半职。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到处都能听到人们议论朝政,畅想未来。周培公也不例外,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成功进入内阁当了一名小吏。

周培公不过是个打杂的小吏,根本接触不到核心事务,更别提得到皇帝的赏识了。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抄写文书,整理档案,看似平凡无奇。

但周培公并未气馁,他深知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有过人的本事。他暗自下定决心,要在这看似平凡的工作中寻找机会。

周培公对军事谋略颇有兴趣。工作之余,他潜心研究兵法,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他常常借阅朝廷的军事典籍,研究历代战争的得失。

日复一日的努力没有白费,周培公的才能终于被人发现。他结识了人生中的贵人——吴丹。吴丹是个有眼光的人,他一眼就看出周培公不是池中之物。吴丹赏识周培公的军事才能,成为他仕途上的引路人。

在吴丹的提携下,周培公的仕途开始顺畅起来。他逐渐接触到一些重要的军事决策,为朝廷出谋划策。这段经历让周培公明白,在官场上,有实力固然重要,但一个好的引荐人同样不可或缺。

尤其对于非科举出身的他来说,更是如此。周培公深知,自己的每一步都来之不易,他必须加倍努力,才能不辜负吴丹的期望。

运筹帷幄

周培公的人生转折点来得猝不及防。康熙帝下令撤藩,引发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这场叛乱震惊朝野,威胁到清朝统治的根基。

吴丹随大学士图海赴陕西平叛,周培公也跟随其中。他们此行的目标是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战事进一步扩大。

王辅臣是个难啃的硬骨头。此前,清廷名将董额苦战八月都没能将其拿下。王辅臣不仅战功赫赫,还深得军心。

贸然进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周培公挺身而出,向图海提出了"劝降"的策略。他认为,与其硬碰硬,不如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这个提议颇具风险。若成功,自然是旷世奇功;若失败,恐怕小命难保。周培公深知其中利害,临行前他向图海表明:若事成,是图海的福分;若不成,他也无怨无悔。

周培公还请求图海,若他不幸身亡,希望能帮忙让朝廷表彰他的母亲。这个请求体现了周培公的孝心,也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遗憾。

周培公的诚恳打动了图海。在王辅臣面前,周培公发挥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他向王辅臣分析利弊,讲述大义,晓以利害。

经过长时间的交谈,王辅臣终于松口,同意投降。周培公不费一兵一卷,就化解了陕西的危机。这不仅让图海对他刮目相看,更引起了康熙帝的注意。

周培公的高光时刻

周培公的劝降之功,让康熙帝对这位能臣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康熙得知周培公的身世和孝心后,龙心大悦。

康熙不仅下令追封周母为"贞烈恭人",还亲自为其撰写祭文。这份殊荣,在当时的朝廷可谓少有。康熙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周培公母亲的褒奖,也是对周培公本人才能和品德的肯定。

周培公感激涕零,请求回乡守孝三年。这个请求充分体现了周培公的孝道。康熙慷慨应允。

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康熙的仁德,也让周培公对皇帝更加忠心耿耿。在回乡期间,周培公不忘国事,他常常思考国家大事,为将来的仕途做准备。

三年孝期满后,康熙再次启用周培公,将他调往山东任职。这本该是周培公仕途上的又一个高峰,却不料成了他的滑铁卢。

山东是个复杂的地方,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周培公性格刚正不阿,不懂官场的弯弯绕绕。他的直率作风很快就得罪了不少地方官员,遭到排挤。周培公试图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但却遭到了地方势力的强烈抵制。

面对这种情况,周培公选择了知难而退。他主动请辞,离开了官场。这一决定,或许让不少人觉得可惜。

但对周培公来说,与其委曲求全,不如选择自己内心的坦荡。他宁愿保持自己的清白,也不愿意与那些腐败分子同流合污。

周培公的最后辉煌

离开官场后,周培公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他回到家乡,过起了平静的生活。但他并没有与世隔绝,而是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

他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从未停止跳动。当康熙准备平定噶尔丹之时,已经多年未出仕的周培公再次提笔上书,直言己见。他在奏折中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周培公的这封奏折,再次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康熙深知周培公在军事上的才能,便将他调到盛京担任提督。盛京是清朝的发祥地,地位特殊,这个任命可以说是对周培公的高度信任。

这个任命,既是对周培公能力的认可,也是对他忠心的嘉奖。在盛京,周培公负责管理军务,为边疆的安宁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培公在盛京一直工作到七十岁,最终寿终正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善终已是难得。周培公的一生,虽然起起落落,但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结语·】——》

周培公的一生,从孤儿到朝廷重臣,再到功成身退,堪称传奇。

虽然影视作品中的周培公形象有所夸大,但他的才能和忠诚却是不可否认的。

周培公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在复杂的官场环境中,坚持本心、发挥所长,仍能赢得尊重。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清史稿》

0 阅读:15

蜀山史道

简介: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