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灭楚为何非要60万大军,20万人不行吗?这就是王翦的高明之处

高干历史观点 2024-05-25 02:52:05

文|老达子

本文共3006字,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

前言

始皇:“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史记》

在公元前226年,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讨进攻楚国的计划。老将王翦认为需要六十万人才能攻克楚国,而备受信任的年轻将领李信则主张只需二十万人便足以胜敌,还开玩笑地调侃了王翦。

然而,结果就是李信大败,王翦稳中取胜。但是在他们请命的时候,连秦始皇都觉得灭楚的兵力20万足够了,但是最后啪啪打脸了,那老成的王翦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要60万大军才能灭楚呢?下面老达子就跟大家聊一聊~

王翦:出身于世代将门,南征北战

在开始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王翦:

王翦,字维张,出生于频阳东乡,是战国时期秦国杰出的名将和军事家。据传他是东周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自幼侍奉在嬴政身边。太子晋因与周灵王在治理洪水一事上意见不合,被废为庶人并迁离王宫。后来,人们以其具有王公子弟身份的背景,赐予他“王”姓。

从小起,王翦就对军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模拟排兵布阵和武器格斗。他在军事上的辉煌成就主要体现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首次率军出征是在公元前236年,他指挥秦军攻占了赵国九座城市,并成功攻克赵国都城邯郸,生擒赵王迁,使赵国成为秦国附庸。

公元前227年,王翦再度征战,打败了燕国军队,攻占了燕都,导致燕王喜逃往辽东,使燕国实质上已经土崩瓦解。

“少李轻兵去不回,荆人胜气鼓如雷。将军料敌元非怯,能使君王促驾来。” ——李复

宋代李复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王翦对敌情的精准判断和从容应对的能力,显示出他作为将军的胆识和智谋。

这么说吧,凡是派他当主将的的战役,是一场都没输过,他与白起、廉颇、李牧一起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最能体现他指挥风格的一战:灭赵

在公元前229年,赵国遭受大地震和全国饥荒的双重打击。此时,嬴政趁机派遣王翦率领大军进攻赵国,而赵国方面则由李牧率领军队抵御秦军入侵。

当时,王翦面对实力远不及赵军的情况,却毫不冒险,因为他深知李牧善于抓住战机,以弱胜强的恐怖本领。因此,他首要确保不犯错,不给李牧任何“偷鸡”的机会。这是秦国战史上第一次在战场上主动选择与赵军长期对峙,之前的长平之战和宜安之战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然而,眼下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首先,秦国已经正式踏上了统一六合的道路,并下定决心灭亡赵国;其次,与以往相比,现在的赵国才真正陷入“缺粮”境地。就在这场战争之前,赵国遭遇了大地震和全国大饥荒,国家岌岌可危,实力无法支撑长期对峙。

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王翦才敢于选择坚持长期对峙,他自信只要自己不犯错,随着时间推移,他就能逼死李牧和整个赵国。

与长平之战时的赵孝成王相比,现在的赵王迁面临的才是真正的“再不出战就崩溃亡国了”的局面!因此,李牧所面临的危险程度也比廉颇时更甚。他并非不明白继续对峙的严重后果,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锋,他也深知王翦的厉害:这家伙太过稳重!

面对这样的对手,主动发起决战只会落入对方的算计。唯一的机会就是坚守并等待变化,希望能抓住王翦的一丝疏漏,他总不可能一直不犯错。

对于“战神”级别的李牧来说,这已经是唯一的出路。作为旁观者,在这几乎绝望的局面下,能够提出的改变局势的方法,实际上也只有李牧这一条路,只有这种几率极低的翻盘希望。

正因如此,李牧相比廉颇做出了更加“负责任”的选择,坚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绝被撤换!他深知,面对王翦这样的对手,或许还存在一线生机,如果换上赵国其他将领,战局肯定会迅速崩溃。这并非李牧的傲慢自大,而是对军队和国家的真正负责。

而这边知道只要李牧在,就不好攻破,便利用反间计迫使赵王撤掉李牧。在内外交迫的情况下,赵王迁果然换上新将后选择进攻,也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赵军很快被王翦击败,赵王迁被俘,赵国灭亡。

客观而言,这并非完全怪罪他,因为赵国目前确实已经到了绝境,与其被逼至绝境,或许奋起一搏更有尊严吧。因此,尽管李牧被杀,郭开也有一定功劳,对于赵王迁来说也是无奈之举,纯属无可奈何。

此役可以看出王翦的指挥风格有多么老成稳重,在多变的时局下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经过深思作出最正确的应对,然后离间敌人内部,最后找准时机一击制胜,可以说他将心理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灭楚之战为何非要60万大军?

1、楚国地大兵多

楚国地域辽阔,东西横跨2000余里,南北纵横2000余里,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测,楚国的兵力至少达到40万人,人口众多,意味着楚国具备庞大的军事潜力。

而楚国一向以其强大的实力而闻名,即使在国力衰弱的情况下,要灭亡楚国并非易事。秦军攻打楚国时,每攻占一座城池,都需要派遣部分兵力占领,这正是李信采取的策略。

楚国拥有数百座城池,如果秦国按照逐个攻取的方式行动,最终会面临兵力不足以对抗楚军主力的困境。即使每座城池派驻1000人,秦军20万人也无法满足派驻需求。

王翦提出60万人灭楚的计划,显然经过了综合考虑,包括楚国城池分布、兵力部署以及战略战术等因素的综合计算,而非随意提出。

此外,楚国地势辽阔,具备战略纵深,能够使秦军在楚地艰苦作战。楚军可以利用地形和人力优势对秦军进行骚扰,因此灭亡楚国的成功与否仍存在不确定性。

2、基于他一贯的作战风格

上面已经介绍了王翦的作战风格,他不喜欢硬碰硬的快刀斩乱麻,而是先长期对峙,然后瓦解敌人内部,最终一击制胜。

王翦率领军队抵达楚国后,并没有急于采取冒进的快速进攻,而是采取了谨慎的防御策略。他明白楚军在击败李信后士气高涨,若此时与他们交战,即使能够胜利,也会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因此,王翦选择让秦军坚守阵地,保持精力集中,并加强士兵的训练,对楚军的挑衅不做过多回应。他在等待时机,等待着楚国内部发生动荡。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上下逐渐对秦军的存在漠不关心,开始重新陷入内部的权力争夺和斗争之中。

就在项燕撤退的时候,王翦觉得时机已到,果断出击,大败楚军。此后一路乘胜追击,最终寿春城破,楚国就此灭亡。

3、为了让秦王放心,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从李信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秦国实力强大,如果一切顺利的话,20万精兵足以摧毁已经岌岌可危的楚国。然而,王翦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坚持要求60万兵力,一方面是为了让秦王放心,另一方面是为了自我保护。

若王翦真的只动用20万兵力解决了楚国问题,这将对秦王构成更大威胁,因为功高震主的人下场都不会太好;反之,如果同样的20万兵力未能解决问题,那么王翦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最终,王翦率领的60万兵力确实并未全部投入战斗,但这正突显了王翦的智慧所在,他不愿意再冒险,在秦王眼前展现出谨慎的态度,同时也看透了秦王的试探之举。

而王翦同时也在试探秦王,他直接要求动用当时秦国所有的兵力,也就是60万兵力,向秦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无论秦王是否答应,王翦都有把握。可以说,王翦的思虑是非常的成熟。

老达子说

可以说,王翦在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他率领的秦军在多次战役中获得了辉煌胜利,尤其是在与赵国的对抗中,他运用了"以守为攻"的策略,成功地迫使赵国屈服。而在与楚国的战争中,他更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巧妙战略,通过牺牲局部阵地换取整体胜利。

这些胜利为秦朝实现六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些战略和胜利的成就,不仅彰显了王翦的非凡才智,也为其赢得了卓越的声誉。



0 阅读:0

高干历史观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