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返城后,为何对曾经插队下乡的农村没有眷恋之情?

一舟渡君 2024-08-25 21:44:14

嗨,我是阿兵,今天与大家聊聊知青的话题。

01

前不久,我去外地旅行,偶遇一个退了休的老知青,聊起知青的话题时,他滔滔不绝,我俩攀谈了好久。

知青的出现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成千上万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分布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要么插队到农村,要么下乡到农场,接受农牧业生产的洗礼。

从那时算起,时间已经过了40多年,这些知青,年纪最小已经60 岁以上的年龄。时光荏苒,都不再年轻,早已经儿孙满堂,进入颐养天年的年龄。

作为知青身份,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但却影响了他们一生,是挥之不去的人生记忆。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些知青在农村多的待了几年,少的也有一年半载,但知青回城后,不管境况如何,很少回到锻炼的农村看看,有的甚至一去不复返,让人纳闷。

02

知青经历,对大多数知青来讲,是不堪回首的往事,是在当时大环境条件下,被迫的行为,没得选择,因此对他们而言,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记忆里没有好印象。当时的农村,还在计划经济时期。条件简陋,生活很差,而且农民的思想落后,习惯陈旧,对知青来讲,与城里有着天壤之别,没有任何好的印象。知青群体本身是心不甘情不愿地来到农村,很难真正融入,农民也不欢迎,觉得是增加了额外的负担,相处并非和谐,因此知青一旦回城,就不再留恋农村。

生活中没有交集。知青返程后,一般都要找工作、成家立业,还要面对下岗的变故。而且好多知青是到遥远在他乡,异地下乡锻炼。回城后忙碌的人生旅途中,与曾经的农村没有任何交集。而农村则经历了土地承包、分户经营,原来的生产队只是一个协调组织。想回去看看早已物是人非,许多人打消了回去的念头。

城乡身份的差异。不少知青返城后,有的当兵、有的考学、有的经商,好多人都事业有成,知青经历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苦难的历程,只当是回忆的谈资。其实在他们的心里并没有将其作为第二故乡,更多的是一种磨难的回忆。曾经的农村岁月不能给今天的他们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或资源,反而是一种代沟,一旦联系怕平添麻烦,所以他们不会刻意回去的。

03

所以电视剧歌颂的知青感恩回报,愿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只是个例,只不过一厢情愿的良好愿望。即便有,也是极少数。

不管如何,知青生涯是一代人的烙记,永远铭刻在记忆里。这样的经历对他们而言,有的把它当成人生历练,奠定辉煌的基础;有的把它当成一种劫难,改变了人生的走向。

对农村而言,其实没有影响农业发展的进程,知青的走与留,只是一波涟漪,没有太多的浪花。而今的农村人正在拉近着原本固化的差距,对知青的记忆始终很淡薄,甚至不屑。

有句古诗:“从此音尘各悄然,春山如黛草如烟。”,或许是对知青回城后的真实写照。

1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