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作业写完了吗?你今天听课状态怎么样?”
我常常会问孩子这些问题,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沟通是一种压力的传输。假如孩子作业没有写完,假如孩子的听课状态不是太好,那么就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压力,加重内疚和自责感。
当我意识到这是一种无意识压力的传输时,我就停止了询问。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一句话:关心则乱。
对于孩子太过于关心的行为,于孩子来讲,并不是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在暗示对孩子不放心,怕他做不好。
关心孩子,是每一个父母本能想做的事,但过于关心,则会对孩子造成困扰。
更好的做法是,管住自己的嘴不去问,只倾听,孩子说什么就听什么,孩子不主动说时,一句都不要去问,聚焦于已经出现的问题,而不要预设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或自己的猜测。
心理学家约翰·戈尔曼在实验室中研究发现:父母的压力越大,孩子的压力也会遭遇牵连。
而且很多父母传递给孩子的压力,都是无意识的,比如一句不经意的询问,一个太过于关注的问题,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和表情,都会让孩子产生压力感。
很多父母总说:我没有发火呀,我的情绪管理能力很好呀,我跟孩子相处得不错呀,可是孩子就是不理我,不愿意跟我说那么多。
即便有时父母忍着没发火,但要是心里不开心,脸上的表情就出卖了你的想法和内心。
孩子这时就间接感到了压力,也会变得不热情、不主动、不想说话,甚至烦躁和暴躁。
另外就是,父母有心事或内心压抑时,会对孩子面对的挫折或身上的缺点反应过度,甚至会放大影响,变得比孩子还沮丧。
这些父母即便不说出来,孩子也能感受到,进而变得沉默。
有时唠叨是反复地讲道理,有时唠叨是无声的传递,这些都会影响亲子关系的沟通质量。
只有父母先学会放松,接纳自己的感受与情绪,并尽量保持平和、淡定,孩子这时才会从父母身上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
恐惧和焦虑会传染,平静和乐观也会传染。
而平静和冷静的父母更容易保持对目标的专注感,这时也会同步影响孩子培养抗压能力。
所以,更多时候父母要去传递勇气,而不是传递恐惧或自怜。
当父母这么做时,孩子感受到的只有被理解和被懂得,才愿意说出更多的心声,才愿意开诚布公。
我跟孩子和谐的亲子关系,就源于我对他完全的接纳,无论他说什么,我都不反驳,都不否认他的感受,而是耐心倾听。
等他说完,我会给出一些我的建议,说出我的想法,但并不强迫他一定接受我的意见,但通常孩子会说:我听你的,先试一下。
能让我从一个鸡娃妈妈变成一个只关注孩子情绪的妈妈,一个最重要的转变的原因就是:接纳孩子真实的状态。
我从来不会让孩子压抑自己的感受,而是引导他面对此时的感受,直面此时的糟糕,也认识到自己受伤了和内心的挫败感,引导他释放自己的情绪。
我会告诉他,无论他的成绩怎样,我都相信和欣赏他,无论遇到怎样棘手的事,我都相信他能相处理好,而我在他需要的时候会随时做好倾听,随时愿意为他提供一些帮助。
直面问题,也是心理学中的“暴露疗法“,越逃避问题越变得棘手。所以这时父母不能引导孩子或迁就孩子习惯性逃避,不能为了免于孩子的不适,就处处去保护孩子。
与孩子沟通时,改变父母的三种思维,聚焦于问题,尤其重要,分别是:
1、改变“灾难化思维”。不因为一件小事,而上升到灾难化。能客观理性看待一件事,不要总是反应过度,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想着最坏的情况发生。
2、改变“理应思维”,比如你这么聪明,理应比现在做得更好,你应该有取得更好的成绩等。
调整一下心理地图,将“你应该”换成“你想不想做”,把一种被动或强迫的思路改变成为主动选择。
3、改变“财富思维”误区,要避免这样的表达“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好的大学,你的整个人生都会受影响,你要是不好好学数学,其它成绩再好也无济于事”。
没有人能预测事态会如何发展,起码在没有结果之前,不要让焦躁的情绪扩大化。
以上三种思维,是一些非理性的主观判断,胡乱假设,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强大,对自己更有信心,反而会畏首畏尾,否认自己和怀疑自己。
当孩子在没有安全的环境中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担心和恐惧,这时也就无法做好更多的事情了。
直面问题,而不过度焦虑,接纳现状,而不是否认自己,这时就能将重心聚焦问题本身,也就能有心力面对更多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