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钉子户”张秉爱:全村搬迁就她不走,苦守20年结局令人唏嘘

奇点使 2024-04-27 07:46:20

“当年我去三峡采访的时候,在路上,我曾经设想过无数的场景,比方说农民们故土难离,大家虽然不得不搬走,但是却都泪流满面,或者是站在即将永别的土地面前,一个个痛哭流涕,这是我想要看到的场景,也是我认为,应该会出现的场景,然而等到我真的去到了那里,却发现我期待中的场景,都没有发生。”

2007年,一部名为《秉爱》的纪录片,在山形电影节上上映,导演冯艳,也因为这部作品,在电影节上获了奖。

冯艳讲起自己当初拍这部纪录片的背景,也提到了这部纪录片中的主人公,张秉爱。

一个在全村人都喜气洋洋地忙着搬迁,只有她坚守在村子里,说什么都不肯搬走的“执拗”女人。

那么在张秉爱的身上,究竟发生着怎样的故事?为何她不愿意搬走呢?究竟是图钱?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 和所有村民都不同的张秉爱

1992年,国家启动了“三峡”项目,为了项目的顺利落成,有上百万人不得不因此背井离乡,举家搬迁到别的地方。

当时冯艳在日本留学,她作为经济学博士,原本是对电影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如果按照她的正常人生轨迹发展,她毕业后会进入到金融领域,成为一名金融人才。

不过1993年,因为同学带着她参加了一次电影节,她在电影节上看到了用镜头记录现实的一些优秀纪录片,她内心中的某一部分,也因此被触动了。

从那之后,冯艳便放弃了自己好不容易读到博士的经济学,竟然扛起了摄像机,成为了一个纪录片女导演。

在日本留学期间,冯艳先是用自己的镜头,去记录日本贫民窟中,日本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她在那里看到了过去不曾想象过的“人生百态”,内心很是触动。

后来她毕业回国,放弃了优渥的工作,扛起摄像机,开始拍摄中国的底层老百姓。

当时三峡正在移民,冯艳便去了三峡库区,希望可以记录三峡移民,看看这群即将要永别家乡的人,他们对于“搬到别处去”,都会有着怎样的看法。

1995年,冯艳来到了三峡库区,当时她还没有抵达的时候,内心设想,是当地老百姓哭声一片,大家都是故土难离。

然而她去了之后却发现,现实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虽然为了三峡工程,需要移民上百万人,但是国家却做得非常好,为这些移民都安排了很好的去处,所以即将要永别故土的村民们,大家都是兴高采烈地收拾东西。

冯艳觉得,这并不是她想要拍下的镜头,于是她找了几个村民,询问对方是不是“装出来”的,而这些村民,都好像是看“精神病”一样看着冯艳,告诉她自己早就想搬走了。

说起来当时三峡移民中,绝大多数都是生活在穷乡僻壤,当时他们移民去的地方,也都是沿海地区相对比较富裕的地方,即将要开始更好的生活,自然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

冯艳看到此情此景,她感到有些丧气,她觉得自己在这里拍不到什么合适的素材,于是她准备离开,也是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纪录片中的女主角,张秉爱。

当时张秉爱所在的村子里,大家都高兴地忙着搬家,只有她说什么都不肯走。

一开始,大家以为张秉爱是想要趁机多捞一些好处,可是很快大家发现,张秉爱不图钱,也不图房子,她是真的不愿意搬走,而且她不是故土难离,是不知道自己离开这个地方后,自己该如何生存下去。

对于当时的冯艳来说,张秉爱就是她最佳的拍摄素材,于是冯艳决定留下来,她想要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张秉爱,看看她可以坚持多久。

一开始,张秉爱很抗拒,她不愿意被冯艳拍摄,但后来冯艳锲而不舍的毅力,却还是将张秉爱给打动了,或许是村里人都陆续走了,只剩下他们一家,偶尔看着即将要被大水淹没的土地,张秉爱内心也会感到一丝孤独。

因此后来她和冯艳熟悉后,她也终于愿意出镜,成为冯艳纪录片中的女主角,愿意讲述她的故事。

2. 担心搬走后活不下去的张秉爱

生活在三峡库区的张秉爱,她出生在大山里,婚后生活在长江边,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她那一亩三分地。

因为家里穷,再加上他们家住在高山上,当时交通不便利,下山的路非常难走,所以小时候的张秉爱,一直盼望着自己能搬到山下面生活。

成年后,她的这个愿望实现了,不过却不是全家搬到山下面去,而是只有她自己。

原来张秉爱被父母嫁给了山下江边的一户人家,丈夫是一个残疾,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家住在山下,各方面都要比张秉爱家条件好一些。

张秉爱没有读过书,但是年轻的时候,她也曾想要和“包办婚姻”作斗争。

她不愿意嫁给一个残疾人,于是便用“绝食”,希望可以让父母取消婚约,可是父母却并不在乎,随着一阵鞭炮声,她最终还是从高山嫁给了残疾丈夫熊云建。

婚后张秉爱很快就怀孕了,而从她怀孕的那一刻起,她也正式认命了。

虽然她和熊云建没有感情,但是她却愿意和熊云建好好过日子,毕竟她思想很传统,既然嫁了人,她便从未想过要离开。

婚后张秉爱生了一儿一女,一家四口人过日子,因为丈夫是一个残疾,所以家里的重担,就都落在了张秉爱一个人的肩膀上。

她每天又要下地干活,又要料理家务,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但这样的生活,张秉爱却感到很充实,也让她感到很踏实。

家里祖祖辈辈,都是靠天吃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所以她觉得自己也应该过这样的日子,即使她说不出,究竟是为了什么。

是因为“热爱”吗?在冯艳的镜头下,张秉爱说,自己对待土地的感情,其实和她对待丈夫的感情一样,都是谈不上爱,但是却离不开。

她不会离开丈夫,所以她也不会离开土地。因为对于没有文化,同时除了种地之外,又再也没有其它手艺可以糊口的张秉爱来说,土地就是她的希望,没有了土地,他们家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正如她不会离开丈夫,也是因为已经和丈夫有了孩子,离开了,家就散了,孩子该怎么办?岂不是日子也过不下去了?

张秉爱陷入到她的这一套理论之中,所以等到他们村要搬迁的消息传来,张秉爱第一个反应,就是“绝对不能走”,她担心走了之后没有土地,自己日子该怎么过?

当时张秉爱他们村搬迁,是要将他们搬迁到城里的新房子去,而且还会给一笔补偿款。

张秉爱也和村里聊过,当时村里人都说,拿了钱去城里住新房子,自己就会变成城里人了,张秉爱问他们,没有了土地,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大家听了都笑了,告诉张秉爱,没有土地,可以靠着打工赚钱。

没错,当时已经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风早已经吹遍了全国,很多农民都早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土地,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为了变成“城里人”,纷纷南下打工去了。

所以在大家看来,只有搬走,这生活才有盼头,以后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但张秉爱是一个例外,因为村里传来搬迁消息这一年,她的两个孩子都还小,丈夫还是一个残疾,即使他们家搬走了,他们没有了土地,在张秉爱看来,他们去了城里,是根本就活不下去的。

农民靠天吃饭,没有了土地,这可该怎么活?

张秉爱陷入到自己的思维怪圈里,她越想,越觉得自己有道理,所以村里人都搬走了,只有她不肯搬,张秉爱说,只要她肯卖力气,就能够从土地里刨出来吃的东西,但去了城里,没有了土地,还怎么刨出来吃的东西?

负责搬迁的工作人员劝她,给她描述搬走后的美好生活,张秉爱不肯走,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因为三峡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水位也不是很快就会涨到张秉爱家这里,因此工作人员便答应张秉爱,她可以继续住在村子里,不过等到他们村要被淹之前,她还是要搬走。

张秉爱答应了下来,在她看来,能够拖一天,她就能多从土地里刨出来一些东西来。

村里人都搬走了,村里荒废的土地,也就都成了张秉爱的地。

那是张秉爱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虽然因为她不肯搬走,两个孩子上学,都变得困难起来,但张秉爱并不懂得什么叫“知识改变命运”,在她看来,即使没有文化,以后两个孩子也可以跟她一样,继续留在村里种地。

只要有土地,就会有希望。

于是张秉爱一个人,在村里种了20多亩地,丈夫熊云建虽然腿脚不利索,但也会帮着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张秉爱虽然对丈夫没感情,但时间久了,却也很在乎对方,丈夫熊云建也很老实忠厚,家里一切都由张秉爱做主,所以夫妻俩看起来,也是挺恩爱的。

不过好景不长。2002年,随着长江水位不断上涨,张秉爱他们家很快就要被淹了,工作人员来找到张秉爱,告诉她如果再不走,全家人都要有危险。

但是张秉爱却还是说什么都不肯搬,她带着全家搬去了山上,没有钱盖房子,他们便住在一个搭建的简陋窝棚里,四处漏风,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窝棚里下小雨。

可以说,全家人都跟着张秉爱, 吃尽了苦头,两个孩子也因为学校都搬走了,他们上学变得越来越困难,还是有不少怨言,但张秉爱却并不在乎,因为她还要留下来继续种地。

在纪录片里,冯艳曾问过张秉爱为何死活都不肯搬走。

张秉爱说,自己一方面是离不开土地,她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所以她害怕搬走了,自己就活不下去了。

另一方面,是她过去曾听人说过,啥也不会的农村人,尤其是啥也不会的农村女人去了城里,为了赚钱,都要出卖自己,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她不愿意那么做,她担心自己会被丈夫“嫌弃”。

张秉爱的话,让冯艳有些哭笑不得。当然了,对于冯艳来说,张秉爱就是她最理想的素材,因此冯艳跟拍了张秉爱10余年,对于她来说,本质上她也并不希望张秉爱搬走。

不过后来眼看着张秉爱一家日子越来越难熬,尤其是后来张秉爱的儿子为了逃离这样的生活,高考落榜后放弃复读,去了新疆当兵。

而张秉爱的女儿,也是为了离开,早早就嫁人了,冯艳内心感到很触动,她也开始劝张秉爱搬走,因为经过这么多年和张秉爱的接触,以及冯艳自己通过走访,亲眼看到了三峡移民的日子,的确是越过越好,她也意识到,张秉爱的选择是错误的。

但是张秉爱却还是不肯搬,她仍然觉得城里不好,担心自己搬走了,自己和残疾丈夫都会饿死。眼看着张秉爱如此固执,冯艳也不好再说什么。

那么多年过去,张秉爱后来搬走了吗?她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3. 至今都没有离开故土的张秉爱

随着周围的人家都搬走了,张秉爱他们家便一直生活在废墟之中。

她靠着种地,后来又靠着种果树,一家人艰难地过日子。

他们家的窝棚,孤零零地矗立在山坡上,看起来就和张秉爱一样的执拗。

女儿嫁人后,便一直没有回来看望过,儿子退伍后,也是没有回家,而是一个人去了广东打工,张秉爱和丈夫独自生活在废墟之中,她也从一开始觉得大家都不理解自己,变成了后来经过了冯艳的劝说,她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

2007年,冯艳靠着纪录片《秉爱》获奖的时候,作为纪录片的女主角,张秉爱也随之走红,而在当时,她仍然生活在废墟中,仍然固执地不肯搬走。

后来在广东打工的儿子赚了一些钱,回来后向有关部门,给家里申请了一块宅基地,因为张秉爱仍然不肯走,所以最终当地政府考虑到张秉爱的情况,便同意她在安全地带盖房子。

儿子给张秉爱盖了几间瓦房,张秉爱和丈夫,也终于有了能遮风挡雨的地方。

如今又是这么多年过去,张秉爱仍然是故土难离,儿子经常会给她寄生活费,而张秉爱则继续靠种地为生,后来她听人说他们那里产的橙子很受欢迎,她也学人种橙子,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回顾张秉爱的故事,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热爱土地,并有着自己精神追求的农民形象,张秉爱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她也愿意将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农村,奉献给她热爱的土地。那么朋友们,您对于这个故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0 阅读:5

奇点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