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内卷,如何破局?对比司马懿与钟会,方知长期主义才笑到最后

品史学家江樵 2024-05-18 11:35:08

谈起三国人物,人们往往会想起他们标志性的性格,比如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诸葛亮的“智绝”、刘备的“仁绝”。独有的特质,让他们在三国历史的天空中格外耀眼而醒目。

那么面对如此多的牛人,司马懿并没有那么显著的优势。他不及曹操的奸诈,也比不过诸葛亮的智谋,也不如关羽爆表的武力值,更别提达到刘备的仁义水准了。

可他是如何笑到最后,成为一统三国的奠基人呢?

因为司马懿善忍,堪称“忍绝”。无论是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还是在波谲云诡的宫廷权斗中,他都能时时刻刻处变不惊、韬光养晦。

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即使被曹操看穿,被诸葛亮耻笑,被曹叡猜忌,被曹爽打压,他依然在沉默中隐忍坚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成功将一个代魏而立的阴谋变成了路人皆知的阳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其实后世还有人与司马懿极为相似,那便是参与指挥灭蜀之战的钟会。钟会才华横溢,时人比为张良。钟会之父钟繇是曹魏重臣,钟会也怀抱着反对司马氏的梦想。论抱负和能力,钟会都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司马懿,只可惜被司马昭识破意图,被引入伐蜀的生死局中,最终早早地死于非命。

钟会的败亡,应归因于其性格缺陷,他没有司马懿那份忍耐,过于急功近利,导致自己被司马昭牵着鼻子带进坑中。

当今社会上,面对各种内卷,我们应该跟风到卷无可卷,还是应该保持自己的节奏和步伐稳步前行?司马懿坚持长期主义的隐忍,和钟会抓风口卷到极致的做法,哪个更胜一筹呢?

钟会和司马懿

钟会败亡究竟是何原因?

魏晋之际,有不少人反对司马氏,比如李丰、阮籍、嵇康等人,当然钟会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钟会的父亲钟繇是曹魏重臣,所以在内心中钟会的站队还是十分明确的。为此他争取得到司马师赏识,并因此混入其府中,成为司马氏的重要幕僚。

在踏入职场之初,钟会就被上了一课。中书令李丰密谋清君侧,因走漏消息被司马师当场用刀把锤死了。

据《三国志》记载,司马懿去世后,李丰担任中书令,参与朝政,在朝堂上颇有地位。可李丰儿子娶了曹魏公主,加上李丰内心支持时任太常的夏侯玄,便与皇后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合谋欲让夏侯玄替换掉司马师。这一切都颇有点衣带诏的味道。李丰等人计划254年二月司马师入宫时设伏兵将之诛杀。可不料司马师事先已听到风声,派人劫持李丰并用刀把上的铁环将其捶死,将张缉赐死狱中,处斩李韬、夏侯玄等人并诛灭三族。

李丰的下场告诉钟会,要与司马氏对着干,贸然行动的成功概率是极低的。

为获得司马昭的信任和重用,钟会掩饰了内心想法,充当起司马家的鹰犬。

他参与陷害阮籍。司马昭曾为其子司马炎向阮籍之女求婚。阮籍连醉六十日,司马昭始终找不到提亲的机会,因此与阮籍结下了梁子。钟会之后多次“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想通过询问阮籍对时局的看法来找到漏洞陷害他。阮籍不得已放起大招,一被询问就使劲灌酒,避而不答,好不容易才幸免于难。

他促成了嵇康之死。嵇康的妻子是曹魏公主,与反司马氏的势力有着某种联系,在司马昭看来,他并不是真正的隐士,而是扮作隐士的反对派。于是钟会心领神会地替司马昭背了杀名士的黑锅。他向司马昭证实嵇康怀有异心,称其曾经想帮助毌丘俭起兵,最终成功促使司马昭对嵇康痛下杀手。

竹林七贤

不仅如此,钟会还为司马氏鞍前马后立下不少功劳。

司马师平定毌丘俭起兵以及司马昭消灭诸葛诞势力时,钟会都随军出征,并为他们出谋划策。尤其在平定诸葛诞一役中,钟会出谋划策最多,得到司马昭的赏识。当时人们都将他比作西汉谋士张良。

大军撤还后,朝廷要将钟会提拔为太仆(九卿之一),但他坚决拒绝,并坚持以中郎官的身份在司马昭的大将军府任记室,占据了这个只有心腹才能担任的职位。

可以说,做出这些行为,说明了钟会也是城府深沉。如果能一直这么坚持下去,或许他就像司马懿那样,能成为司马昭的左右手,进而掌握军政大权,最后架空并清除司马氏。

但他还是无意间显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司马师废魏帝曹芳迎立曹髦之初,钟会曾对司马师称其“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可见他对这位年轻的皇帝充满了期待;

曹髦后来常与他以及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等讲宴,往来频繁;

260年,曹髦被杀后,钟会虽然没有公开表态,但当“哭王经于东市”的向雄被捉拿下狱后(王经因曹髦之死牵连而被杀),是钟会从狱中救出向雄并任用其为自己的属官。

这样一来,司马昭算是看明白了,原来钟会还同情魏室。这种人才能突出,但却并不忠诚,任其发展的话,以后麻烦不小。

司马昭夫人王元姬就多次说:“会(钟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著名的才女辛宪英更是判断:“会在事纵恣,非特久处下之道。”此外司马昭周围包括贾充等不少人都对钟会持怀疑、猜忌的心态。

司马昭很清楚司马家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他不允许身边再次出现一个司马懿式的人物,于是特地为钟会设了一个三国版的“二桃杀三士”。

第一步,引蛇出洞

为洗刷自己的弑君之罪,司马昭力促伐蜀。然而朝野上下并不买账,群臣异乎寻常地安静,大家都表示根本卷不动。作为司马昭“心腹”的钟会便站了出来。

虽然有没有司马昭的授意已不可知。但钟会主观上将之看作了一次重大机遇:“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于是他最终决定铤而走险,一反过去谦虚谨慎、力辞官爵的做法,自荐出任镇西将军,率大军伐蜀。

司马昭清楚钟会的想法,但他认定钟会伐蜀问题不大:

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亡国之大夫不足以图存,心胆已破故也。若蜀已破,遗民震恐,不足以图事;中国将士各自思归,不肯与同也。若作恶,袛自灭族耳……

司马昭看出来蜀国早已成了一盘散沙,被打残的蜀军根本不足以支撑钟会反攻魏国。此外,魏军将士思归心切,也不会愿意跟着钟会冒险待在蜀地。所以假如钟会举兵起事,只会自取其祸。

第二步,二士争功

为了削弱钟会的势力,司马昭还安排了一个“二士争功”的戏码,给钟会派去了一个竞争对手:邓艾。邓艾是司马懿时代的老臣,他居功自傲,不将司马师、司马昭放在眼里,当司马昭提出伐蜀时,他因极力反对而招致司马昭的愤恨。所以司马昭派出邓艾,让谁也不服的他屈居钟会之下,实则是想借刀杀人,让钟会邓艾两虎相斗,待两败俱伤时再收拾残局。

邓艾偷渡阴平

第三步,封死退路

做完这些后,司马昭还设法封死了钟会的退路:司马昭派遣中护军贾充率部入汉中,而他自己则亲率十万大军前往长安,并将整个部署告知钟会。

这个意图就很明白了:“今遣会伐蜀,必可灭蜀”,既然蜀国马上就要被灭了,司马昭还亲率大军逼近蜀地,这又是防谁呢?相信钟会不难猜出司马昭这是冲着自己来的,待司马昭大军一到,钟会就只能交出兵权、听任发落了。

钟会被逼得只有一条路:干掉邓艾,在蜀地起兵反了。

于是整个过程完全按照司马昭的剧本进行:先是邓艾抢先攻占了成都,然后钟会与其闹起内讧,最后钟会除掉了邓艾,然后联合姜维起兵。但在司马昭布置的大军包围下,钟会军队开始分化瓦解,最后根本无力抵抗司马昭,内部先乱了起来,钟会和姜维也在乱军中被杀。

可见司马昭占据了军队、情报、军心等多项绝对优势,将钟会一步步被拖入败亡的结局。

这样看来,钟会的结局真的是无解吗?

钟会死于乱军之中

被曹操看穿了仍旧坚持的司马懿

有人说,司马昭都将刀架在钟会脖子上了,他还能怎样?

可司马懿却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即便刀架在脖子上,都还能进行操作逆天改命。

出身寒门的曹操对汝颍集团的世家大族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

起初曹操需要借助汝颍集团的力量拓展势力,但又需要防范自己的人才渠道和资金来源被汝颍集团所垄断,所以对其既使用又猜忌。

曹操显露出篡汉的想法后,汝颍集团中不少人开始与之对抗。

被荀彧举荐,作为汝颍士族中的一分子,司马懿起初也是一腔热血地反曹。当发现胳膊拧不过大腿时,颇具悟性的他,激发了“隐忍”这一新技能。

曹操多疑且残忍,只有懂得低调隐忍,才不会像四处卖弄聪明的杨修那样被砍头。

第一次“忍”,被曹操以死亡作威胁,司马懿放弃抵抗出山

201年,郡中推荐司马懿为上计掾。当时曹操正任司空,听说司马懿的名声后,派人征辟他到府中任职。司马懿不想屈节在曹操手下,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症,身体不能起居而不出仕曹氏。曹操不相信,派人夜间去刺探消息,司马懿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真染上风痹一般。

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他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逮捕。司马懿听说后非常畏惧,只得就职。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进退者是英雄”,司马懿这次的忍,让他踏出了出将入相的第一步。

第二次“忍”,被曹操拆穿野心,低调隐忍过关

司马懿那点想法,曹操洞若观火,直接当众将其拆穿。曹操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他对曹丕说:

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司马懿不像是甘心做臣子的人,他必定会插手曹家的事。当曹操说出这句话时,隐隐透出了杀意。

可即便被人拆穿针对,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坚定地按计划行事。他选择了追随曹丕,转而为曹丕出谋划策。《晋书》记载,司马懿在曹操那仅进言五次,而在曹丕那则妙招频出:“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曹丕)所信重”。依靠抱住曹丕的大腿,司马懿没有像杨修那样在曹操临死前被一并带走。

第三次“忍”,中诸葛亮离间计,被曹叡安上莫须有罪名

曹叡中了诸葛亮的离间计,以“谋反”的罪名将司马懿贬去驻守苑城。面对莫须有的诬陷,司马懿父子三人忍住了委屈,不仅没有不满,反而享受难得的闲暇时光,舞剑演兵、下棋谈阵,好像没事人一样。正是靠着这种豁达乐观的心态,司马懿重新赢得了曹叡的信任。

第四次“忍”,诸葛亮用女人衣服刺激,忍而不发避开陷阱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诸葛亮便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的服装,欲激司马懿出战。

变身女装大佬的司马懿

这种公开侮辱,让司马懿陷入两难的境地:发怒上头带兵去战吧,搞不好就会中了诸葛亮的埋伏,肯定会损兵折将伤亡巨大;不带兵去打吧,容易被愤怒的将士认为是胆小怕事,到时候连手下人都管不住,接下来仗还怎么打?

司马懿极为冷静,采取了两个对策:

其一,是表明自己根本不在乎。司马懿“身着红装,簪花敷粉,不怕三军吐舌,阵前嬉笑”。司马懿这样做实际上是给将士们看的,表明自己已经看破了激将法,根本不将其放在心上,只当作一个低劣的玩笑,所以大家就更不用为自己遭受的侮辱而发怒啦。

其二,是严明军纪,让将士们保持理智。司马懿故意装怒,上表请战。曹叡肯定是不许,并派辛毗杖节去约束司马懿的行动。每次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皇帝的使者禁止出兵,总不能违抗君命吧?大家只得乖乖收起脾气不再出战。

这样一忍,诸葛亮的激将法就彻底泡汤了,最后活活被拖死在五丈原。

第五次“忍”,曹爽百般打压,忍不可忍等待时机

在曹芳即位后,大将军曹爽专权,极力排挤和打压司马懿的势力。他对司马懿明升暗降,尊司马懿为太傅,借此削去司马懿的兵权,同时还免去司马懿亲信蒋济执掌禁卫军的大权。其老部下、冀州牧孙礼,被曹爽陷害免职打入大牢。后来曹爽重新起用孙礼为中郎将,将之派往抗击匈奴的边境了事。 

孙礼在戍边之前见了司马懿一面,委屈得痛哭流涕。对此,司马懿的想法很简单:

宣王曰: “且止忍, 忍不可忍。”

司马懿还动不动称病,减少与曹爽接触并产生摩擦的机会。

但在暗中,司马懿训练起了三千死士队伍,大量网罗和收买受过曹魏打击、与曹魏皇族成员结下梁子的官员。249年,趁着曹芳和曹爽离开洛阳去扫墓的机会,司马懿突然发起高平陵之变,完全控制了魏国。此后司马懿和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接力消灭亲曹势力,为司马炎代魏立晋彻底扫清了障碍。

高平陵之变

忍的智慧

其实从才能上来看,钟会并不输司马懿,只是缺乏隐忍的智慧,导致其最终还是功败垂成。

虽然给仇人当鹰犬,坑害自己人,面对高官厚禄也推辞不受,这些已经非常人所能为。但与司马懿相比,钟会还是输在了以下三点上:

1、不够低调。既然已经摆出了给司马昭做心腹的态势,那就不应该再高调地与曹髦往来。当初司马懿也是心向汉室,但是在曹操的打压下他改弦更张支持曹操称王,辅佐曹丕篡汉。

钟会过早地暴露出自身意图,这成为其被司马昭拿捏的死穴。

2、不够坚定。当初司马懿被曹操看出有不臣之心,但司马懿能够忍住当没事一样,一心抱住曹丕的大腿,让自己得以逃过一劫。但钟会显然被众人一猜忌就慌了,不仅没有冷静蛰伏,反而高调伐蜀。可见钟会脸皮还不够厚,处置危机的手段没有司马懿老道。

3、急功近利。钟会一反常态接受伐蜀要职,这种行为无疑带来了无穷的风险。对于反对司马氏,钟会应该有一个长期计划,并按部就班地将之实施。可就是因为急于抢风口的心态,导致其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司马昭设下的陷阱中,满盘皆输。 

如果钟会能够成功再忍上二十多年,就能够活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的年龄,定会在“八王之乱”中大放异彩,何愁大事不济?

所以说忍耐可是一门技术活,善忍者必有大智慧。

要忍,就要尽量保持低调,韬光养晦,心思不为人所知;得充满战略定力,遇到了瓶颈困难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不要为短期利益所左右,着眼于长期发展。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忍者定然也是善于抓住时机的战略大师。

普通人就算能硬撑着忍下去,但忍多了也难免会产生抑郁症、焦虑症之类的心理疾病,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当然有些人可以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焦虑,比如苏东坡被贬了大半辈子官,但他能够舞文弄墨、寄情山水,以此来纾解心情。

而司马懿就不同了,他没靠音乐文学来排解苦闷,但也没出现什么心理问题,健健康康地活到了七十三岁,生生熬死了曹魏三代国君。

“退一步风平浪静,忍一时海阔天空。”成大事者,往往都有隐忍的真功夫。

至于为什么司马懿如此能忍,或许我们可以从他的早年经历看出个中原因。

第一,司马懿生于乱世,从小接受的就是挫折教育,经过的沟沟坎坎多了,自然忍耐力有所增强;

第二,司马懿志向高远,“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有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这便成了支撑司马懿的人生信仰,信仰和追求对人的作用超乎想象; 

第三,司马懿书读得多,少年时期就胸怀谋略。一个人如果博览群书,自然思想深刻见识宽广,胸中有沟壑,什么麻烦事都能容得下。

假如你也想训练自己的忍耐力,不妨可以借鉴司马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握美好人生。

0 阅读:28

品史学家江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