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央企武汉总部办公,湖北基建如虎添翼
光阴荏苒,岁月不居。转眼间,新中国已经成立74年。74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日益富裕。然而,不可否认,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作为中部地区的大省,湖北的发展曾一度落后。近十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湖北经济快速崛起,已经跻身国内重要的经济支柱之列。究其关键,在于一系列激励政策与机制创新,以及央企的大力支持。
以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以水利水电见长的央企,其总部进驻武汉,可谓为湖北注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作为资源大省,湖北拥有众多的河流与湖泊。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湖北的水资源利用率并不高,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都较为匮乏。葛洲坝集团的专业实力,将助力湖北大力开发水能资源,不仅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更能确保上亿湖北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其中,定于2025年建成的巴东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高达10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0亿千瓦时,届时将大大缓解湖北用电紧张的局面。
与此同时,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也将为湖北钢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作为我国钢铁工业的领军企业,一冶集团在冶金、机械制造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近年来,随着武汉钢铁基地的快速崛起,湖北已经成为仅次于河北、山东的全国第三大钢铁生产省份。一冶集团的加盟,必将进一步夯实湖北省的钢铁产业基础,助推湖北钢铁业向更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预计到2025年,湖北的钢铁年产量将突破1.5亿吨,届时,湖北铁人的辛勤劳动必将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如果说钢铁业是经济的硬支撑,那么城市建设则是经济软实力的体现。在这个领域,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的作为将为武汉注入新活力。作为我国在高层建筑与大型公共建筑方面最具实力的建筑企业,建三局先后承建了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凤凰广场等多座地标性建筑。建三局进驻武汉后,将直接提升武汉在超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方面的能力。届时,武汉这座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必将呈现出崭新的风貌。这不仅将彰显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的魅力,也将吸引更多人才辗转来此创新创业、建功立业。
与建三局相应,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则将助力湖北省在水上交通建设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依托雄厚的技术实力,二航局已参与建设了众多大型港口、码头和航运设施。其进驻武汉无疑将带动长江中游地区航运业的蓬勃发展。到2035年,武汉港的吞吐量有望突破5亿吨,届时这里必将成为我国内河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全面提升湖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这样一来,物流成本降低将直接惠及广大消费者,让我们拥有了更丰富的消费选择。
与航运相得益彰的,还有中铁十一局集团在铁路建设方面的贡献。十一局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主力军,承建了京沪高铁、京广高铁、郑西高铁等多条高铁干线。其强大实力的介入,必将持续完善湖北乃至中南地区的高铁网络布局。到2030年,湖北省内高铁营运总里程预计将达到1500公里。届时,我们将真正实现一日生活圈,让湖北与周边各省会城市距离缩短到一个小时交通圈内。你还能想象吗,未来的某一天,你将能在一个周末的清晨,轻松完成从武汉到长沙游玩的短途旅行。
水运、铁路等传统交通建设的同时,新兴的核能产业也将在湖北开创新天地。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这家专注核电站和辅助设施建设的央企,其布局武汉无疑预示着湖北核电事业的加速发展。根据规划,未来10年内,湖北核电装机容量将翻番,达到1200万千瓦,届时核电发电量将占湖北省电力总量的比重超过50%。足见,清洁高效的核电必将成为保障湖北乃至全国能源安全的关键力量。
在注重发展的同时,我们更不可忽视生态环境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在这方面,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为湖北省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六建设长期从事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工程建设,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其在湖北的发力,将推动湖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湖北化工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到2035年,湖北省的单位GDP能耗和总量指标预计将分别下降18%和10%。届时,我们将拥有更多碧水蓝天,呼吸更清新怡人的空气。
梳理发展历程,我们不能不感慨,7大央企的加盟为湖北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动力源泉。在此基础上,只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就一定能让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展望未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领导下,湖北省必将朝着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目标不断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