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对解放战争进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是毛主席对粟裕做出的极高评价,也是粟裕一生战功总结的缩影。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这样一场堪称他军事生涯巅峰的战役,粟裕在个人回忆录中,却未曾专门提及。
一直到1978年,粟裕已年过古稀,一生淡泊名利,“三次辞帅”的他重提淮海战役,却说了一句“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当时秘书就坐在他旁边,还轻轻拽了一下粟裕的衣角,示意首长不要再说了,却被粟裕一把打开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自建国以来,由于淮海战役真的太过经典传奇了,一直有不少人士致力于挖掘背后的故事,并以此为原型进行相关艺术创作。
但多数左右都是公开的书本上说的那些。
1978年7月27日,受上海出版社编辑相约,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编导石征先准备写一部关于《淮海战役》的书。
为了寻求恢复历史原貌,石征先首次采访粟裕大将本人。
采访原定20分钟,但当听说石征先来自江苏,粟裕大将和夫人楚青结婚的地方后,粟裕很是高兴,特意叫夫人拿出了中华烟和牛奶糖,款待石征先。
石征先说自己不会抽烟,粟裕便给他递了一颗牛奶糖,意思是请他吃喜糖。
而后18分钟,石征先谈了自己对淮海战役的认识,最后两分钟“请首长指示”。
此时粟裕兴致上来,忽然道:“原来的时间限制作废,我给你4个小时!中饭也在我这儿吃。”
紧接着,就听见粟裕说了一句:“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
石征先后来回忆起粟裕当时说这番话时的情景,一旁秘书朱楹赶紧扯了扯首长的衣服,却被首长一把打开了,而他在一旁都震惊了,当即做了记录。
这样的话,粟裕在此之前从不曾说过,他在个人回忆录中对自己一生中参加的主要战斗都写到了,却唯独没有专门提及堪称他军事生涯顶峰的淮海战役。
而这一次,粟裕开诚布公地说了许多。
他从豫东战役开始,给石征先谈了他打大歼灭战、歼灭敌人主力于江北的战略构想的由来,还谈了南线决战的提出与淮海战役的整个发展过程。
只是最后谈了4个小时,粟裕却又对石征先说:“淮海战役我就不写了,交给你来写。”
也因此,石征先自那之后,翻阅了大量资料,包括战时的电报原文,最后他逐渐发现:粟裕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是客观的事实,而且毛主席在多个场合的发言,也肯定了这一点。
淮海战役总前委5人,包括粟裕在内,还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以及谭震林,毛主席后来只提及“粟裕立了第一功”。
总前委最初成立之时,毛主席也不曾要粟裕到刘、陈、邓住地去开会,相反,是要刘、陈、邓到粟裕住地去开会。
毛主席为什么这样做?那是因为毛主席是把粟裕看成淮海战役主要指挥员的。
从一开始,淮海战役就是在粟裕的建议下举行的。
解放战争一直到中期时,哪怕解放军在战术和技术上都已经占有优势,都还没有人提出过同国民党军队决战的问题。
而粟裕却早在1947年第四季度时,便开始意识到,“我军必须把歼灭战发展到更大规模,如果我军不能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而是打中、小规模的歼灭战,战机就很难寻找。”
基于此,粟裕提出了三个纵队先不下江南的建议,紧接着主导了豫东战役,歼敌9万,进一步证明了打大歼灭战符合实际。
随后,又是一场歼敌10万的济南战役,有了这两场胜仗的基础,于是就在济南战役即将结束之时,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有关于此,粟裕在采访中直言:
提出举行淮海战役是经过长时间考虑的,前后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豫东战役之前,就开始考虑了,经过深思熟虑,冒着很大的风险,“斗胆直呈”,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并被接受。
相关电报原文显示,当时粟裕是1948年9月24日早晨向中央发电提议举行淮海战役的,9月25日,便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决战的序幕就此拉开,此战之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只短短3个月就击败了蒋介石的国民党部队了。
当然这是后话。无可否认的是,举行淮海战役,这个事关中国命运的大问题,毛刘周朱等中央领导事先是没有想到的,五大野战军的司令员和政委也是没有想到的,唯独五大野战军中的华野副司令粟裕想到了。
只不过粟裕一开始提出要举行的淮海战役还只是“小淮海”的概念,但后来由于战场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小淮海”演变成了“大淮海”,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当时随着淮海战役的摊子不断扩大,粟裕认为,淮海战役必须要有二野(中原野战军)参加。
而这也是两大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第一次在同一战场联合作战。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相应的领导指挥问题,粟裕作为华野副司令员,如何指挥中原野战军?
于是乎,他给毛主席拍了一封电报:“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电报是1948年10月31日发出的,当时在西柏坡的毛主席11月1日就回了电,同意华野归陈、邓统一指挥。
11月6日战斗打响,11月16日,战斗打响10天,淮海战役的摊子已经越摊越大,“小淮海”演变“大淮海”,鉴于粟裕此前建议,毛主席进一步想到成立一个领导机构来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的问题。
也就是在这时,中央军委宣布成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5人小组,其中又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
也因如此,后来有人请粟裕谈淮海战役,粟裕会说:“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直接领导和指挥下取得胜利的,淮海战役这个大题目要请小平同志来讲。”
从级别职务的角度来讲是这样的。
粟裕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这是从淮海战役的军事指挥说的,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后,也便明确讲过,战役指挥由粟裕负责,淮海战役指挥,当然就还是由粟裕负责指挥。
只不过名头上,粟裕只是华野副司令员,这便是后来毛主席说粟裕“三辞元帅”的缘故,所谓“三辞元帅”,第一次就是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就是1948年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
至于敌方指挥,粟裕在采访中也曾提及,他直言:从敌人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出蒋介石这个人很“小气”。
粟裕解释说,蒋介石这人有个怪脾气:你要他一点,他连半点也不给你;如果你拿下了他大的呢?他连小的也不要了。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蒋介石就很“小气”,一开始舍不得丢44军,要黄百韬在新安镇等待连云港撤来的44军。
这时,毛主席完善了作战方针,确定先打黄百韬。
很快黄百韬陷入我军重围,这时,蒋介石又舍不得丢黄百韬,不但派邱清泉、李弥来救,还派黄维来救,结果,黄百韬没有得救,黄维又被包围了。
蒋介石又把杜聿明从东北搬回来,救黄维,结果黄维没有得救,又丢了杜聿明的三个兵团。
而这战场形势不出粟裕所料,蒋介石8个兵团80万人马都被牵着鼻子走了,如刘帅所说“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一个也跑不掉。
用毛主席的一句精辟的概括就是“一锅夹生饭,硬是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而在这个过程中,粟裕展现出了超强大的兵团作战能力。
所以说毛主席的评价,不是随随便便提的,而是把粟裕建议“三个纵队不下江南”、豫东战役歼敌9万多人、济南战役歼敌10万多人拉开决战序幕的贡献都考虑进去了。
总而言之,没有伟大的淮海战役,就没有百万雄师过大江,就没有新中国的成立,基于以上这些考虑,所以他才提出粟裕同志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
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衔,粟裕第三次“辞帅”,毛主席也才会给这位为新中国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心腹爱将极高的评价。
“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
素材来源:
[1]鞠开.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J].世纪桥,2012,(06):18-19.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12.06.008.
[2]颜广明.粟裕大将的“三次辞帅”[J].领导之友,2014,(08):54-55.DOI:10.16321/j.cnki.ldzy.2014.08.003.
[3]石征先:“我只想完成粟裕将军的遗愿”:《淮海战役》为何遭重拍
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下“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尊重历史,致敬英雄,粟裕将军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这样大规模的战役,取得胜利只有有军事天才的人才能指挥出来。
只能说首功是粟裕。为作者点赞
放眼历史,粟裕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战略眼光和胆魄比谁都毫不逊色。
林彪说,粟裕尽打神仙仗!
百战封神,前无古人
粟裕大将军未能授帅,甚憾!
蒋真是葫芦娃救爷爷的典范
应该说是整个集体,刘邓陈谭也是能人。
应该说是整个集体,刘邓陈谭也是能人。
共和国战神👍🏻
我是湖南会同人,为我们粟裕大将点赞
我军以少胜多战例,十个里八个是粟裕打的
三次让帅非平常人之胸怀,人品大于山河。
高风亮节,胜而不骄!好
战神粟裕!!!
战神
千里挺进大别山
将军为战场而生
第一大将,元帅待遇
厉害
厉害
只听说四野,没听说五野。
将帅中只有他一个是官方公认的战略家,也只有她一个在讣告中写明——尤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
粟裕将军这样啊军事天才,,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用兵之道,无人能敌!
以前是神仙打架
粟裕将军没有指挥朝鲜战争就让我很疑惑
最理想的是对照十二生肖加上粟 陈
就是粟裕指挥的!
整个战役共军精锐可能只有三十万,国军精锐那是整整八十万。
战神粟总、永远、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