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兵变,禁军杀杨国忠逼死杨贵妃,统领陈玄礼背叛唐玄宗了吗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4-10-01 10:06:38

陈玄礼没有背叛唐玄宗,也没有对唐玄宗落井下石,他一直对唐玄宗忠心耿耿。

马嵬驿之变后,陈玄礼跟随唐玄宗进入蜀地,唐军收复长安后,陈玄礼又跟随唐玄宗返回长安,此时的唐玄宗已经无权无势了,但陈玄礼并未离开唐玄宗。

一直到死,陈玄礼都是跟随唐玄宗的,如果陈玄礼背叛唐玄宗,早就应该离开唐玄宗了,但他没有,还是一心服侍唐玄宗,直到死,陈玄礼都是唐玄宗的亲信。

与陈玄礼一起至死跟随唐玄宗的,还有高力士,两人一直就是唐玄宗的亲信与心腹。

那么问题来了,马嵬驿兵变到底是什么回事?

唐玄宗与杨贵妃

马嵬驿兵变的主谋是太子李亨,目的是除掉当朝宰相杨国忠。

安史之乱前,杨国忠作为宰相,经常打压太子李亨,杨国忠的前一任宰相李林甫同样是一直打压太子李亨,这是唐玄宗授意的,或者是放任宰相这么做,目的是打压太子,让太子不敢造反,在此之前,唐玄宗甚至一天赐死了自己的三个亲儿子,其中一个是前太子李瑛。

这就造成了太子李亨与宰相杨国忠之间的矛盾很深,安史之乱爆发后,太子李亨的机会来了,他同时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手中又有兵权,有了跟杨国忠斗争的资本。

安禄山起兵打的旗号是:诛杀杨国忠。

正因此如此,唐朝内部有很多官员认为安禄山造反,就是杨国忠逼反的,是杨国忠带来了祸乱,很多人对杨国忠感到不满,包括唐玄宗身边的护卫将军陈玄礼和宦官高力士。

杨国忠

不仅他们对杨国忠不满,唐玄宗身边的禁军士兵都对杨国忠不满,他们的家属全部住在长安,现在因为杨国忠的关系,叛军打进了长安,搞得他们都要流落异乡。

当时的唐朝内部,普通认为安禄山谋反,是因为杨国忠的原因逼反的,都把责任怪罪到杨国忠头上,事实也是如此,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杨国忠逼反的。

李亨想对付杨国忠,陈玄礼及禁军也想除掉杨国忠,于是双方联合起来,谋划杀死杨国忠。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八》: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会吐蕃使者二十馀人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与胡虏谋反!”或射之,中鞍。国忠走至西门内,军士追杀之,屠割支体,以枪揭其首于驿门外,并杀其子户部侍郎暄及韩国、秦国夫人。

史书明确记载陈玄礼因为想诛杀杨国忠,派人与太子李亨暗中联系,但太子没有决定。

陈玄礼

陈玄礼是禁军统领,马嵬驿兵变首先就是禁军哗变,这只能是陈玄礼的暗中指使,禁军故意挑起矛盾,当场射杀杨国忠。

杨国忠一死,禁军士兵一不做,二不休,把杨国忠的亲信御史大夫魏方进、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一起都杀了。

由于杨国忠与杨贵妃特别的亲戚关系,禁军既然杀了杨国忠,就不可能留下杨贵妃,他们担心杨贵妃事后会报复他们,所以杨贵妃必须死,为了杀杨贵妃,禁军士兵不惜逼唐玄宗同意。

在当时的情况下,唐玄宗没有选择,只能同意杀杨贵妃。

陈玄礼在马嵬驿兵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诛杀杨国忠与杨贵妃,几乎都是陈玄礼幕后指使的,自己手下士兵杀人,身为禁军统领不可能不知情。

太子李亨

陈玄礼杀杨国忠与杨贵妃的主要目的是:清君侧。

以陈玄礼的眼光来看,唐玄宗是被杨贵妃迷惑,才导致犯了错,唐玄宗没有罪,有罪的是杨国忠与杨贵妃,陈玄礼对唐玄宗非常忠心,他没有半分伤害唐玄宗的心思,陈玄礼只想除掉唐玄宗身边的小人与奸臣,让唐玄宗回到之前的英明状态。

至于太子李亨,虽然史书记载他没有下决定,但是,从整个事件来说,这是一件预谋已久的兵变。

李亨原计划与唐玄宗一起逃往蜀地的,但是唐玄宗走到马嵬坡时,一大群父老乡亲拦路请求留下太子李亨讨伐叛军,如此之巧,难道不是李亨计划好的吗?

马嵬驿兵变

李亨根本不想去蜀地,那里是杨国忠的地盘,杨国忠是蜀地人,并且兼职了蜀地的剑南节度使,所以必须想尽办法不去蜀地,这些父老乡亲请求留下太子绝对是李亨的计谋。

唐玄宗同意了,他并未想到此时的太子已经暗中策划兵变了,不久,太子李亨到达灵武,擅长继位称帝,导致唐玄宗自动成为太上皇。

李亨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为他抓住了兵权,李亨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主持讨伐叛军,李亨都敢在唐玄宗活着的时候称帝,这说他早就做好了兵变的准备。

李亨也许有可能想软禁唐玄宗,但明显陈玄礼那帮人不同意,李亨也担心唐玄宗会把他的权力夺回去,父子两人也在明争暗斗。

陈玄礼一直忠于唐玄宗

从一系列的事迹来看,李亨都要改朝换代了,没理由对陈玄礼请求诛杀杨国忠的意见不能决断,在杀杨国忠这事上,李亨与陈玄礼是有共同利益的,但在对付唐玄宗上,李亨与陈玄礼意见分歧。

李亨只想软禁唐玄宗,但陈玄礼不同意,最终李亨让步,陈玄礼则护卫唐玄宗到达蜀地,后来又回到长安,这说明陈玄礼至死至终是忠于唐玄宗的,他没有落井下石。

0 阅读:25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