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福建舰的先进之处,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电磁弹射。其实,福建舰还有一大亮点,远远领先美军“福特”号航母。
一、福建舰又一亮点曝光
今年刚开年,央视就大方亮出福建舰的最新状态,这艘航母的更多细节也得以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其中,最惹眼的莫过于3条清晰的电磁弹射跑道。
当然了,作为中国航母的最新型号,福建舰的亮点肯定不止电磁弹射一处。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福建舰的桅杆多了一个“新围脖”。
其实,这个“新围脖”正是福建舰的又一亮点:一体化桅杆。
(福建舰的一体化桅杆)
我们可以把这种一体化桅杆简单地理解为一种通讯天线装置。
众所周知,在海上作战中,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一体化桅杆的主要作用,正是加强舰艇在这一方面的能力。
二、福建舰的一体化桅杆,领先福特号一代?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舰的一体化桅杆,用到了第二代电磁集成技术。
而号称美军最先进航母的“福特”号,使用的却是第一代电磁集成技术。
二者有多大的区别呢?
一般来说,一艘现代化军舰的桅杆上通常会装备雷达、电子侦察以及电磁压制这3大功能的天线。
由于使用的是第一代电磁集成技术,“福特”号航母桅杆上的天线直接裸露在外面。
要知道,航母需要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的外界环境是非常复杂、甚至是恶劣的。
(“福特”号航母的桅杆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很容易受到影响,其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福建舰就不一样了。
新一代电磁集成技术的使用,让福建舰桅杆上的天线实现了高度集成,一根天线就能承担起之前很多根天线的作用。
天线数量少了,自然就能更轻易地包覆在舰岛内。
这样一来,不仅天线的性能更有保障,操作员也可以通过操作显示屏来执行任务,便利性大大提高。
此外,这种新技术的隐身效果更好,不容易被对手发现。
(福建舰的桅杆设计优势多多)
当然了,在这一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过程中,我国科学家们遇到了不少难题。例如,如何接收来自多个方向且规模庞大的数据量?接收之后又该如何妥善处理?
不过,这并没有难倒他们。
为了加快数据的处理,他们开发出了专门用来处理电子和光学信号的芯片。
与此同时,他们对天线进行了调整,以便更加精准地拦截信号。
当然了,我们也要明白,虽然这种集成天线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但它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它能处理的角色相对有效。
未来,科学家们可能会研制出一种天线列阵,兼具雷达扫描、通信拦截和电子战攻击三重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20年前也提出过类似的概念。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设想最终没能实现。
美军没有想到,中国再一次将他们的设想变成了现实。
这对于美军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中国航母正在弯道超车。
三、中国航母弯道超车
虽然我国航母起步较晚,但其发展相当迅速。
2012年9月,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入列。
2019年12月,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航母山东舰入列。
(山东舰)
2022年6月,中国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目前,福建舰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系泊试验,海试指日可待。
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巨大跨越,中国只用了十几年。
这样的成就,即使放到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少见的。
而这自然也引起了美国的注意。
去年,就有美媒猜测,除了现有的3艘航母,中国还要同时建造2艘核动力航母。
中国确实有建造更多航母的打算。
但我们发展航母,不是为了和美国打擂台,而是为了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
中国很明白,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当然了,中国会按照自己的规划来发展航母。
需要多少就造多少,不一定非要超过美国航母的数量。
同样的道理,造不造核动力航母,也要综合考虑国家安全需要、装备技术发展情况等因素。
毕竟,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虽然战斗力更强,但造价也会相应地高一些。
(中国没必要照抄美国的航母发展战略)
与中国航母的顺利发展不同,美国航母的情况不容乐观。
虽然美军拥有11艘航母,但是这些航母服役的时间相对较早,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老龄化”等问题。
就连美军最引以为傲的“福特”号航母也状况连连。不仅电磁系统多次出现故障,主发电机、双波段雷达等设备也发生过不少意外。
而这无疑会给航母的正常服役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也给美军航母的发展拖了不少后腿。
正因如此,美军对中国航母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毫不在意转变成了现在的警惕。
不过,不管外界怎么看,中国发展航母的初心不会变,发展脚步也不会乱。
未来,中国将拥有更多、更先进的航母,国家安全也能得到更好地保障。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